转子测量面形状误差对振动测量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识别振动信号中存在的虚假信号,采用全息谱方法对具有时间延迟和相位延迟的理想测量面和典型测量面形状误差转子的振动信号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同时,分析并讨论了两种情况下测量面形状误差引起的虚假振动信号对实际振动信号的影响,总结了两种情形下的振动和全息谱特征,得到了具有测量面形状误差的转子振动信号特征.通过试验和现场数据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从而为现场转子测量面形状误差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识别理论和方法.
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主动控制试验
通过调节可控剂压油膜阻尼器的结构参数,使其产生的非线性油膜力逼近线性转子系统所需的控制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试验研究了可迭挤压油膜阻尼器对转子系统振动的主动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动平衡试验机的改造
现有动平衡试验机转子的传动方式存在复杂、不能用等缺点,且转子转速分档,不能适应各种不同转速的要求.本文的设计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 .
运用现场动平衡技术消除旋转设备振动超标
通过介绍马钢一铁总厂中速磨2#风机采用现场动平衡技术而消除振动超标现象,通过和在平衡机上做动平衡的对比,显现了现场动平衡的优点及应用价值,强调了现场动平衡技术能够快速解决冶金设备运行中突发问题。
带主动电磁阻尼器的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
从理论上分析了带主动电磁阻尼器的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讨论了裂纹对带主动电磁阻尼器的转子系统稳定性及不平衡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主动电磁阻尼器的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比无控制系统的传统裂纹转子系统的特性更为复杂。如果在主动电磁阻尼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裂纹的影响,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裂纹会导致带主动电磁阻尼器的转子系统失去稳定性。在转子系统中采用对转子振动高效的控制策略可能隐藏了转子系统中存在裂纹的特征,不利于裂纹的诊断。当转子系统的振动被主动电磁阻尼器完全控制时,在带主动电磁阻尼器的转子系统中只能够利用亚临界转速区响应中的2倍和3倍超谐波成份来作为诊断裂纹的指标。
基于矢量振动信号的AR功率谱分析及应用
以矢谱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针对双通道振动信号的分析方法--矢功率谱分析.从矢谱基础理论出发,证实了转子同一截面上互相垂直的任意两个通道在各频率响应下的能量总和为一定值这一结论,并以此为前提给出矢功率谱分析的表示方法,然后利用参数模型功率谱估计中的AR模型实现了双通道数据集成的AR功率谱估计;因计算过程较为繁琐,提出简化算法,对两个信号的处理可以同步进行,最后用C++Builder 5.0编程实现了这一分析方法,并用实际数据验证了其实用性.
在线检测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方法研究
通过对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的机理分析,特别是对其电磁特性分析,确立了匝间短路故障严重程度和有效磁场损失之间的定性对应关系,在考虑磁场饱和的条件下,建立了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有效磁场损失导致的发电机电气参数变化,特别是对无功输出的影响,建立了在线识别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的判据,并采用现场匝间短路故障记录数据加以验证。
汽轮机转子在线故障诊断系统
汽轮机转子在线故障诊断是关系到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开发了基于Windows,采用DELPHI语言编程的汽轮机在线故障诊断系统(TRFDS)。其硬件包括传感器、振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设备;系统软件包括数据采集、振动信号的监测及分析、模糊故障诊断、数据库管理功能模块及其它辅助软件。TRFDS具有操作简单、采集分析速度快、精度高、故障诊断和预测功能较强等特点。模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满足现场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要求。
基于数字化模型的转子工艺自动设计
产品数字化定义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定义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基于特征的全三维产品数据信息表达。根据产品模型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将模型的数据集内容确定为基准、坐标系、实体模型、公差、尺寸标注以及注释信息等。并针对转子实例,根据其构造特征及尺寸公差等信息确定了产品的加工方法、加工顺序等,并利用AOS树技术生成了产品的加工工序。
一种枞树型隔叶块配磨工装的设计
介绍了大型能量回收透平发电装置转子的关键件枞树型隔叶块的结构,由于隔叶块在装配工序配磨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设计专用工装,解决了枞树型隔叶块的配磨难题,提高了枞树型隔叶块配磨操作的安全性及生产效率,提高了此类TRT转子的装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