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弯曲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的涡动力学机制

作者: 王松涛 王仲奇 冯国泰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4-10-10 人气:9
弯曲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的涡动力学机制
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从涡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弯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的机理.研究了在不同攻角、不同出口马赫数、不同弯角条件下涡轮叶栅流场内主要旋涡的生成与发展;并通过与直叶栅的对比,研究了叶片弯曲对马蹄涡起始分离点位置及对通道涡位置强度的影响,从截面涡结构入手,分析了叶片弯曲这种边界条件的改变方式对通道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在不同气动条件下通道涡对损失贡献的差异指出了在通道涡强度与尺度较大的叶栅,叶片弯曲不但会直接通过改变通道涡的强度,减少通道涡本身的损失来影响损失的大小,同时也会通过对通道涡位置的改变来影响损失的分布与大小.

多网格法求解跨音速叶栅绕流的计算

作者: 刘顺隆 杨弘 来源:工具信息与标准 日期: 2024-10-08 人气:2
多网格法求解跨音速叶栅绕流的计算
应用时间推进有限体积法,采用双层网格进行了带激波的跨音速叶栅绕流流场计算,有效地提高了时间推进有限体积法的收敛速度,减少了计算时间。实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双方程湍流模型在叶栅稳态流动中的应用

作者: 田瑞峰 李兆君 贾辉 庞凤阁 来源:动力工程 日期: 2024-09-29 人气:3
双方程湍流模型在叶栅稳态流动中的应用
对标准κ-ε模型、重整化群κ-ε模型、可实现κ-ε模型和κ-ω模型等4种不同的湍流模型在预测叶栅稳态流动的能力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时间推进的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算法(SIMPIEC),求解了稳态可压缩的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及不同的湍流模型.通过一个叶栅流动算例,分析了这4种湍流模型本身的特点,并对其预测不同流动的能力进行了比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标准κ-ε模型进行计算时,在较大负冲角工况下,不能在叶栅压力面前缘预测到分离的产生;在零冲角和不大的正冲角工况下,在50%叶高处叶片表面,κ-ε模型所计算的等熵马赫数比κ-ω模型更接近实验值;其它两种湍流模型预测能力在两者之间.图5参9

转捩模型在叶栅粘性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作者: 刘沂秋 邵苓 郭玉波 冯国泰 来源:节能技术 日期: 2024-01-03 人气:45
转捩模型在叶栅粘性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通过求解N-S方程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已成为研究透平机械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建立合适的转捩模型能够使流场数值模拟更为准确.本文作者利用现有的试验数据对Abu-Ghannam andShaw[1]转捩模型(AGS转捩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利用弧长雷诺数模型确定转捩区长度的思想,并对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

一种新型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作者: 王新存 来源:工程机械 日期: 2023-07-28 人气:178
一种新型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瑞典WORK公司Dr.Wang博士,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它可以实现涡轮组件的轴向定位、实现涡轮组件两端支撑、并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外力;同时形成变矩器叶栅系列化,可以匹配80~165kW的柴油发动机,已获得专利保护。介绍变矩器结构、叶栅系列化和不同功率发动机匹配设计。

超临界汽轮机高压级改型设计的数值研究

作者: 刘红坤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1-03-04 人气:204
超临界汽轮机高压级改型设计的数值研究
采用商用软件Numeca数值模拟引进超临界机组的高压第八级静叶栅(原型),并用试验数据校核计算结果。在实际工况下,设计前后掠叶片级。通过数值模拟原型级和改型级的气动性能,评价改型级气动性能的优劣。

双列叶栅风机设计与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 吕文灿 来源:流体工程 日期: 2020-09-18 人气:138
双列叶栅风机设计与试验结果分析
本文应用叶片机械绕流控制的气动理论,阐述了双列叶栅的基本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了首次研制的GKJ双列叶栅风机的综合性能试验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运行工况范围内,双列叶栅风机的效率、压力都比原始单列叶栅风机高,工况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这证实了采用双列叶栅这种特殊形式的叶片,能够促进工作轮内部气流结构的重新组织,达到绕流控制的预定目标。

风机叶型杂交命题的有限元解法

作者: 郭齐胜 姚征 来源:流体工程 日期: 2020-09-18 人气:134
风机叶型杂交命题的有限元解法
本文以任意旋成面叶栅C类杂交命题矩函数型的变分原理为基础,提供了一种能同时考虑气动、强度和制造工艺等多种性能要求的新的风机叶片设计方法。对于给定的叶片厚度分布和吸力面上的设计压力或速度分布,应用本文方法可求得满足设计要求的叶片几何形状和叶栅流场。

轴流泵S1流面叶栅流动的变分原理

作者: 郭齐胜 来源:流体工程 日期: 2020-09-18 人气:137
轴流泵S1流面叶栅流动的变分原理
<正> 一、引言我们知道,轴流泵叶轮内的三元流场可用基于S_1和S_2流面迭代的三元流动理论进行分析。但实际应用中一般都还只是用该理论的简化形式,即用任意旋成面代替S_1流面的准三元流动理论。一些典型的三元流动计算表明,

基于正交设计的泵轮叶栅关键参数对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影响优化分析

作者: 韩克非 吴光强 王立军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日期: 2019-03-14 人气:39
基于正交设计的泵轮叶栅关键参数对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影响优化分析
为研究液力变矩器结构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应用正交表安排泵轮叶栅进、出口角参数进行试验设计,借助多重参考系(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技术对液力变矩器内流场进行仿真,选择失速变矩比和最高传动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对仿真结果的极差和方差分析表明:增大叶栅进口角或减小叶栅出口角,可降低失速变矩比,同时,最高传动效率也得到改善;叶栅出口角对失速变矩比和最高传动效率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叶栅进口角对失速变矩比显著性影响较小。此外,对结果的回归分析确定了叶栅关键参数对液力变矩器性能影响程度的定量关系,并由此建立了高拟合度的二次回归方程,为液力变矩器的参数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共3页/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