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对微织构形貌影响试验研究

作者: 郑凯瑞 杨发展 姜芙林 张娜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5-02-02 人气:171
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对微织构形貌影响试验研究
激光加工技术以其清洁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加工过程方便易控制等突出的优势,目前已成为加工微织构的首选方式。在加工过程中,激光参数是影响微织构尺寸参数和形貌的重要因素。采用激光技术在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加工微织构,分析并揭示了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微织构的尺寸和形貌的影响机制,进而确定了加工微织构的最优激光参数。

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椭圆开口偏置类抛物线微织构多目标优化

作者: 徐平 罗晶 董立鹏 于英华 沈佳兴 黎文利 来源:机械科学与技术 日期: 2025-02-02 人气:181
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椭圆开口偏置类抛物线微织构多目标优化
为了提高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承载性能、抗摩擦磨性能及容积效率,以某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配流盘为原型开展研究。首先,依据正交实验理论采用CFD方法研究椭圆开口偏置抛物线微织构(Elliptic opening offset parabola micro texture, EOOPT)形状参数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承载压强、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并联合运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EOOPT的形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其次,运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EOOPT分布参数对配流副承载压强、摩擦因数和泄漏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形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对最优特征参数EOOPT织构化的柱塞泵配流副和未织构的相关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的承载压强较后者提高11.23%,摩擦因数和泄漏量分别减低16.67%和2.96%。

轴向柱塞泵滑靴副材料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研究

作者: 袁昊 仉志强 轩江淮 吕平洙 赵立全 来源: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日期: 2025-02-02 人气:57
轴向柱塞泵滑靴副材料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研究
针对高压轴向柱塞泵滑靴副的配对材料,研究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对加工深度及质量的影响规律,加工出所需特定形状参数的微凹坑。通过激光加工设备在滑靴表面加工出微凹坑,依次分析激光加工次数、激光功率、激光扫描次数、激光频率对微凹坑的加工深度及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工次数对微凹坑深度影响最大,加工次数15次时,深度达到260μm左右;随激光功率增大,微凹坑深度增大,当功率达到70%时,深度为100μm左右;随扫描速度加快,微凹坑深度减小,扫描速度为200 mm/s时,深度为140μm左右;频率对微凹坑深度得影响不大,凹坑深度整体在100μm至120μm之间。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配流副润滑特性研究

作者: 马少杰 吕平洙 仉志强 赵立全 李林 来源: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日期: 2025-02-02 人气:124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配流副润滑特性研究
针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微织构表面,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微织构表面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超松弛迭代法对微织构表面流体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微织构配流副的油膜压力分布。利用MATLAB软件对微织构配流副的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微织构对配流副油膜润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微织构能够显著改变配流副油膜的厚度和压力分布,产生动压效应。无微织构表面最高压力为0.1064 MPa,微织构配流副表面最高压力0.152 MPa,提高油膜的承载能力。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配流副摩擦特性研究

作者: 吕平洙 仉志强 轩江淮 李林 赵立全 来源: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日期: 2025-02-02 人气:89
轴向柱塞泵微织构配流副摩擦特性研究
在配流副表面加工微织构并研究其减摩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配流副仿真研究,得到各因素对配流副摩擦影响顺序为转速>油膜厚度>深度>形状>直径>面积率,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直径400μm、深度200μm的圆球形凹坑、凹坑面积率6%、油膜厚度15μm、转速1500 r/min.分析了微织构配流副的速度场、压力场、动压承载力,并对全油膜进行了仿真。搭建了轴向柱塞泵的配流副摩擦试验系统,在不同负载压力4 MPa、8 MPa、12 MPa和工作流量10 L/min、20 L/min、35 L/min下,对最佳参数的微织构配流副进行摩擦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织构配流盘的摩擦扭矩值比光滑配流盘小,与全油膜仿真结果相验证。最大差值为1.53 Nm,最大减摩率为12.47%.

表面粗糙度对织构化动压轴承特性影响研究

作者: 王鸿涛 张绍林 杨帅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5-01-16 人气:127
表面粗糙度对织构化动压轴承特性影响研究
针对带有表面微织构的径向动压轴承,采用高斯随机粗糙表面模拟轴瓦表面粗糙度,建立了表面微织构和粗糙度耦合作用下轴承油膜特性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偏心率及转速下油膜静、动特性参数,并分析了粗糙度对织构化动压轴承压力分布、失稳转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偏心下适当的表面粗糙度能够提升织构化动压轴承油膜压力及承载能力;摩擦力及平均温升亦有上升,且粗糙度造成织构化动压轴承失稳转速降低。将理论结果与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对同时计入粗糙度和织构的滑动轴承润滑机理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微纳材料填充的气缸套微织构表面抗拉缸性能实验研究

作者: 付景国 王天龙 朱新河 马圣林 张蓬予 来源:润滑与密封 日期: 2024-11-18 人气:156
微纳材料填充的气缸套微织构表面抗拉缸性能实验研究
为了探究填充微纳材料的气缸套微织构表面的抗拉缸性能,在气缸套试样表面进行微织构并分别填充蛇纹石和二硫化钼微纳颗粒,然后通过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气缸套试样的抗拉缸性能。结果表明:微织构填充微纳材料的气缸套试样的摩擦因数低于单微织构及机械珩磨的气缸套试样;表面微织构并填充微纳材料能较大幅度提高气缸套试样的抗拉缸时间,且较大尺寸的微织构对抗拉缸时间的影响更明显;在同等尺寸微织构条件下,填充不同微纳材料对抗拉缸时间的影响不明显。微织构并填充微纳材料气缸套试样抗拉缸性能的提高,是微织构收集磨粒、填充微纳材料的自身结构性能以及微纳颗粒的微轴承和微抛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压静密封表面微织构设计及其密封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 马彬鈃 颜培 余建杭 焦黎 仇天阳 王西彬 张宝荣 赵志勇 来源:表面技术 日期: 2022-02-18 人气:87
高压静密封表面微织构设计及其密封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提升金属高压密封环的静密封性能,保证HPD柴油机油泵体的密封效果。方法基于逾渗理论与静密封原理,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密封环接触区微织构结构及分布特征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设计出在特定工况下密封环微织构的分布特征与几何尺寸。结果在给定的工况下,确定在泵盖表面构造5处环状圆弧截面微织构。分别为:处于密封环上端面中心位置处,深度为30μm、宽度为200μm微织构;距密封环上端面中心位置0.3 mm左右两端,深度为15μm、宽度为220μm微织构;距离密封环上端面中心位置0.7 mm左右两端,深度为3μm、宽度为260μm微织构。所设计的微织构在不减少有效接触宽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局部接触压强值,从而提升了高压接触区密封性能。结论微织构的存在会显著提升微织构两侧的接触压强峰值,且不影响其他接触区的接触压强分布。弧形截面的...

高温合金切削刀具表面凹槽织构参数的优化研究

作者: 乐祺中 雷学林 吴波涛 张俊楚 肖懿洋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1-08-11 人气:156
高温合金切削刀具表面凹槽织构参数的优化研究
为获得切削性能优异的镍基高温合金专用切削刀具,采用有限元仿真和切削试验研究车刀前、后刀面直线型织构凹槽的织构角度、凹槽间距和凹槽宽度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前刀面织构能降低刀具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与织构间距和凹槽宽度相比,凹槽织构的角度对刀具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更显著;当在刀具前刀面平行主切削刃建立凹槽状织构,织构间距60μm、凹槽宽度20μm时,切削力较低,切削温度最低。同时,切削试验显示平行于切削刃的织构刀具耐磨损性能和切削寿命均最好。织构刀具的工作寿命相比于无织构刀具提升了66.7%。

齿面微织构面积率及形状对其摩擦性能的基础研究

作者: 冯永龙 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卞传星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1-07-09 人气:96
齿面微织构面积率及形状对其摩擦性能的基础研究
为研究齿面微织构面积率和形状对齿轮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打标机在经热处理后的45钢试件表面加工出不同形状和面积率的织构,利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织构面积率和形状对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并与Fluent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织构面积率的增大,摩擦因数逐渐减小,油膜承载力和油膜刚度逐渐增大,长方形织构具有更佳的减摩性能。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与无织构表面相比,长方形织构面积率为17%时平均摩擦因数降低
    共3页/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