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压力补偿控制型变量柱塞泵配流盘降噪研究

作者: 郜立焕 杨阳 刘世亮 雷萍 孙俊伟 杨毅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4-09-27 人气:6
压力补偿控制型变量柱塞泵配流盘降噪研究
针对PLA70压力补偿控制型变量柱塞泵建立其配流盘单个柱塞内油液压力梯度(压力)变化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控制体在预升压过程中未开槽和开三角槽时,在一定转速下、不同接触角度时模型的压力梯度(压力)与转角变化之间的关系,在用Matlab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得出三角槽过流面积的最佳结构参数。

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现场测试分析

作者: 方雨菲 来源:铁道建筑 日期: 2022-11-24 人气:79
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现场测试分析
通过现场测试高速铁路列车引起的隧道气动效应,分析列车速度、列车编组、隧道长度等因素对气动荷载、振动加速度和微气压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通过隧道时,隧道壁面及附属设施表面气动荷载峰值与列车速度近似呈2次方关系;8编组列车通过较短隧道时气动荷载峰值大于通过较长隧道时,16编组列车则相反;控制箱左右两侧气动荷载峰值相差较小,顶底部气动荷载峰值相差明显;在隧道防护门中部气动荷载峰值大于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气动荷载峰值接近;隧道壁面无显著振动,隧道附属设施表面振动明显;在距隧道入口200 m处压力梯度峰值与列车速度呈3次方关系,列车运行速度超过一定值后,出口附近压力梯度峰值高于入口附近;隧道出口20 m处微气压波峰值与列车速度近似呈6次方关系。

联通式内缓冲结构对隧道气动效应减缓效果

作者: 张童童 闫亚光 康天龙 周海波 张晓明 解会兵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日期: 2022-11-15 人气:117
联通式内缓冲结构对隧道气动效应减缓效果
为解决地形受限而无法在隧道入口处设置缓冲结构的隧道气动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联通式内缓冲结构,基于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采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通过滑移网格技术,对列车高速驶入隧道所引起的压力波动进行了计算。通过将不同缓冲结构形式对隧道气动效应的减缓效果进行对比,选定出了此缓冲结构的最优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内部设置联通式内缓冲结构对于初始压缩波压力最大值pmax的降低效果并不显著,但可以大幅降低压力梯度最大值(dp/dt)max。联通式内缓冲结构开口数量n、距隧道入口距离l1、开口通道长度l2、横向通道与轴向通道的水力直径之比d1/d2以及横向通道长度l3等参数都会对隧道气动效应的减缓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当联通式内缓冲结构开口数量n=3,距隧道入口距离l1=20 m,开口通道长度l2=10 m,横向通道与...

日本新干线隧道缓冲结构技术

作者: 赵旋 张伟伟 邓子辰 来源:高速铁路技术 日期: 2022-11-08 人气:63
日本新干线隧道缓冲结构技术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究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微气压波问题以及减缓措施的国家,在新干线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本文全面调研了日本新干线隧道缓冲结构设置的原则、类型,主要技术指标或参数,特别是新干线提速过程中遇到的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和处理对策,以期对于我国400 km/h及以上高速铁路的建设提供借鉴。

齿轮泵轴向浮动侧板力矩平衡机制改进

作者: 王安麟 张小路 刘巍 单学文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0-07-24 人气:120
齿轮泵轴向浮动侧板力矩平衡机制改进
针对外啮合齿轮泵浮动侧板在多工况下磨损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通式平衡机制.相比将补偿面压力区与摩擦面压力区相隔开的传统分离式平衡机制,连通式平衡机制将浮动侧板补偿面油腔与侧板摩擦面连通,以使补偿面压力梯度与摩擦面压力梯度同步变化.针对浮动侧板的压力区特征,对侧板表面局部压力分布进行线性化假设,建立了基于离散特征点的参数化力矩模型.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表明,以浮动侧板所受合力矩为评价标准,在多工况条件下,相比分离式平衡机制,连通式平衡机制浮动侧板的自平衡和自适应能力提高了61.09%.

油液弹性模量对高压叶片泵性能的影响

作者: 冀宏 王峥嵘 李少年 张玮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日期: 2020-07-23 人气:151
油液弹性模量对高压叶片泵性能的影响
输出流量均匀性和噪声等级是衡量泵性能的重要参数.从分析叶片工作腔压力变化出发.对泵的工作腔预升压过程进行了建模.计算出了预升压工作腔的压力、压力梯度及泵的瞬时流量随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油液体积弹性模量的下降,泵的流量脉动及流体噪声均增大.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充分去除油液中的气泡、减小配流气穴,提高油液体积弹性模量,减小流体噪声.

工况变化对车辆用转向叶片泵配流冲击的影响

作者: 王峥嵘 冀宏 李少年 那成烈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日期: 2020-07-22 人气:152
工况变化对车辆用转向叶片泵配流冲击的影响
动力转向叶片泵的噪声对汽车舒适性产生不利影响,其中配流冲击是转向叶片泵的重要噪声源.控制预升压过程中油液的压力梯度的最大值是降低配流冲击的有效措施.在考虑到转向叶片泵工况变化的情况下,从分析叶片工作腔压力变化出发,建立预升压微分方程,计算预升压压力梯度,给出预升压压力梯度曲线,分析泵的工况变化对配流冲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转向叶片泵转速下降和工作压力增大时,预升压压力梯度急剧增大,泵的噪声性能恶化.

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减压装置可视化分析

作者: 王丽 权龙 来源:流体传动与控制 日期: 2020-04-23 人气:137
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减压装置可视化分析
对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减振装置进行仿真比较。应用CFD软件FLUENT,对两种不同结构的减压槽配流过程进行仿真,利用动网格对缸体转动、柱塞往复运动这一过程进行动态的模拟,得到柱塞在配流盘上不同位置的速度分布,以及在缸体不同转角下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出配流过程中预升压和预卸压的压力变化情况,得出减压槽不同结构尺寸对配流过程稳定性影响,从而证明可以通过设计减压槽结构来完善配流盘配流,减小配流过程的振动和噪声。

减振槽型式对转向叶片泵配流冲击的影响

作者: 冀宏 王峥嵘 张玮 李少年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0-04-10 人气:177
减振槽型式对转向叶片泵配流冲击的影响
动力转向叶片泵的噪声对汽车舒适性产生不利影响,其中配流冲击是叶片泵的重要噪声源。优化减振槽结构是降低配流冲击的有效措施。从分析叶片工作腔压力变化出发,建立了预升压微分方程,计算了三种减振槽的预升压和压力梯度,给出了预升压和压力梯度曲线。结果表明,采用变截面和等截面减振槽并联而成的复合结构可以显著地降低配流冲击。

工程机械液压缸活塞杆密封的进展

作者: 周志鸿 张康雷 来源:工程机械 日期: 2019-10-14 人气:165
工程机械液压缸活塞杆密封的进展
对工程机械液压缸活塞杆密封的润滑状态判别、密封机理、接触应力有限元计算和密封失效机理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活塞杆动态密封性能取决于液压缸内、外行程时各自的速度与最大压力梯度,压力梯度的有限元求解是泄漏量计算的关键.
    共3页/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