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针翅换热管对蓄冷用气体水合物生长过程的强化

作者: 谢应明 刘道平 刘妮 梁德青 郭开华 樊栓狮 来源:制冷与空调(北京) 日期: 2024-09-26 人气:5
针翅换热管对蓄冷用气体水合物生长过程的强化
为了促进蓄冷过程中气体水合物在换热管外的生长,对比研究了冰、THF和HCFC141b气体水合物在光管和针翅管外生长的过冷度、诱导时间和生长速度。研究表明,相对于光管,针翅管对冰、THF气体水合物和HCFC141b气体水合物的生长过程均具有良好的强化作用(减小过冷度、缩短诱导时间和加快生长速率)。对于针翅管本身来说,内外双翅式针翅管比外翅式针翅管可以更大幅度地强化生长过程。

可利用低品位热源的Einstein制冷循环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 叶鹏 刘道平 梁俣 来源:低温与超导 日期: 2024-09-25 人气:19
可利用低品位热源的Einstein制冷循环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原始设计,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Einstein制冷循环,使用Patel—Teja立方型状态方程及Reid—Pana.giotopolos混合规则,以数值模拟研究该循环可行性,并分析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冷凝/吸收温度为35℃时,系统性能系数最高可达0.27。

降低真空制冰系统真空度的理论研究

作者: 张琳 刘道平 余守杰 来源:低温与超导 日期: 2024-08-23 人气:2
降低真空制冰系统真空度的理论研究
文中针对真空冰浆制备系统运行真空度较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在水中加入中介物质的方法来降低制备系统对真空度的要求,并利用物质的化学势平衡理论与溶液相图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验证了在真空冰浆制备系统中加入中介物质具有降低系统对真空度要求的作用。

单压吸收式制冷系统中驱动装置的研究进展

作者: 苏星 刘道平 平亚琴 张健 来源:低温与超导 日期: 2024-06-27 人气:35
单压吸收式制冷系统中驱动装置的研究进展
文中介绍了单压吸收式制冷系统中驱动装置的主要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几种主要驱动装置的研究进展。以导流式气泡泵为例,对其性能进行了简单的实验研究。总结了三种驱动装置之间的联系,对目前驱动装置研究所面临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展望。

连续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工作特性试验研究

作者: 陈永军 刘道平 王东昱 陆引哲 赵荣祥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20 人气:105
连续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工作特性试验研究
搭建了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装置试验台,采用无量纲方法定义气泡泵效率,分析加热功率,沉浸比对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提升性能的影响,并与等量管径(d=10mm)直管形气泡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沉浸比下,随着加热功率增加液体提升率先增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同样气泡泵效率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不同趋势在于气泡泵效率存在峰值,且峰值随沉浸比的减小逐渐向右移动,最大率值从0.49降低到0.16;而与等量管径直管气泡泵对比中,在沉浸比0.5加热功率P=350W时,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提升优势明显,效率高出等量管径直管气泡泵效率9.2%。本文研究成果为变截面提升管气泡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拓宽了气泡泵的研究范围。

冷态工况下变截面管气泡泵提升特性试验研究

作者: 陈永军 刘道平 眭阳 陆引哲 赵荣祥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20 人气:156
冷态工况下变截面管气泡泵提升特性试验研究
目前气泡泵的驱动方式主要采用电加热,此过程运行周期长、操作复杂、数据误差较大、不利于探究气泡泵运行特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气体输入法对变截面提升管气泡泵提升性能进行冷态模拟,探究不同截面形式下气泡泵提升性能。试验表明:在气体流量为5~10L/min时变截面管提升性能较佳,且冷态试验曲线的拐点进一步验证了弹状流趋势下液体提升量最高的论点;冷态对比分析中,气体流量在5~15L/min时变截面提升管提升效率高出19%,为气泡泵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方向,拓宽了气泡泵研究范围。

圆弧形导流式气泡泵的冷态试验研究

作者: 郑晓倩 刘道平 陈永军 赵荣祥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19 人气:163
圆弧形导流式气泡泵的冷态试验研究
本试验采用进气的方式对气泡泵冷态工况下的提升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进气连续均匀,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试验数据和较佳的气泡泵稳定运行的性能曲线。根据试验测试结果,对影响气泡泵性能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冷态工况和热态加热工况下气泡泵的提升性能。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系统工况恒定的情况下,气泡泵的液体提升量随着管径、沉浸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气体输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这一结论进一步论证了冷态试验和热态试验结果具有相似性,也为热态试验合理确定加热功率的范围提供了重要参照。

气压泵热力学性能分析

作者: 吴腾马 刘道平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18 人气:170
气压泵热力学性能分析
对传统气泡泵进行分析,提出利用气压泵代替现有单压吸收式制冷机内气泡泵,并对气压泵工作原理与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用饱和浓氨水作工质,分析了在一个循环内,气压泵的能耗与提升效率,得出气压泵效率约为传统气泡泵效率11.6倍的结论。

新型热驱动气压泵及其性能分析

作者: 吴腾马 刘道平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18 人气:131
新型热驱动气压泵及其性能分析
采用热驱动气压泵代替溶液泵完成对制冷系统内浓溶液从低压到高压的输送过程,分析了热驱动气压泵4个主要工作过程的工作原理,并在无回热的情况下,气压缸体积2.5L,单次输送液体2L,以发生温度100℃,冷凝温度36℃,吸收温度36℃,蒸发温度O℃对热驱动气压泵代替溶液泵完成液体增压输送进行分析,得出整个制冷系统的COP为0.48的结论。最后分析了单次放入气压缸内的浓氨水体积与热驱动气压泵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单次放入气压缸内的浓氨水体积越大,获得单位质量氨在气压缸内的受热量越少的结论。

基于爱因斯坦制冷循环的单压系统改进的研究

作者: 秦蓓兰 刘道平 陈永军 吴腾马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17 人气:78
基于爱因斯坦制冷循环的单压系统改进的研究
综述了爱因斯坦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单压吸收式制冷装置,通过对该系统建立热力学模型,应用P-T方程和P-R混合规则模拟出系统中正丁烷-氨、氨-水工质组的相平衡参数曲线,和各状态点的状态点的初始参数,探究了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发生温度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系统COP及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冷凝温度升高而降低,系统COP呈下降趋势,冷凝温度上限为48℃;当发生温度在100~120℃范围变化时,系统COP随发生温度升高而增加。相对而言,系统COP对发生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发生温度次之,再次是冷凝温度。模拟结果为后续试验台搭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共3页/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