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沸腾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分析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沸腾过程与纯工质不同的特性,使用相平衡和热焓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过程中的热物性参数,状态参数和流动参数的计算获取,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步骤及相关计算式,为准确获取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流道中各局部点的参数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
复叠系统低温级制冷剂的循环性能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测试,比较了不同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复叠系统低温级常用制冷工质R13、R23、R503和R508B的COP、压比及制冷量等循环性能,又结合各制冷工质的环境性能、热工性能,分析了现有常用复叠系统低温级制冷工质各自的优缺点,为新工质的开发及进一步的制冷性能对比实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两种立方型状态方程相平衡推算中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进展
混合制冷剂工质的相互作用系数是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性质计算中所需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两种立方型状态方程混合规则中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进展做了回顾,评述了以天然气组分混合物为对象的实验工作中相互作用系数kij的回归方法,关联数值和关联式,寻找提高汽液相平衡推算精度的途径,研究和探索更加精确的预测模型。
低温混合工质池核沸腾换热研究
随着J-T(焦耳-汤姆逊效应)节流制冷机的发展,需要对混合工质进一步研究.文中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沸腾换热机理,指出沸腾换热研究的难点和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混合工质沸腾换热系数低于相应纯质的原因;最后列举了几种通用的混合工质沸腾换热关联式.
混合工质池核沸腾换热关联式研究
总结了有关纯质、二元混合物及三元混合物的池核沸腾换热关联式,并针对不同形式的关联式加以分析,指出其优势及不足.最后分析了影响池沸腾换热的一些因素,明确了关联式中某些参数的物理意义.
多元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逆流换热器综合传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逆流换热器是多元混合工质低温节流制冷机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本文针对多元低温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经常采用的管套管式逆流换热器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采用不同工质下的换热器温度、压力沿程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得到了混合工质逆流换热器的整机换热系数.实验中各条件都是真实制冷机的典型运行工况,实验结果加深了我们对采用多元混合工质在具有相变传热情况下的工作特性的了解,对今后制冷机换热器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帮助.
回热式热机中计算时均焓流的新公式-兼论Radebaugh关于脉冲管中时均焓流计算的重要错误
文中提出了计算回热式热机中时均焓流的新公式,并用之指出Radebaugh等人关于计算脉冲管时均焓流中的重要错误,对分析指导包括脉冲管制冷机在内的回热式热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回热器非线性热声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基于基本的守恒方程,研究了回热器在具有大振幅波动情况下的弱非线性热声动力学模型.其中,动量守恒方程采用理论性较强的瞬态Darcy模型,能量守恒方程则包括了多孔介质的高阶耗散效应.采用摄动法,并在唯象的基础上获得了能描述包括声流(直流)在内的非线性动力学效应及由此而导致的非线性时均热声动力学效应的局部解析方程组,对加深回热器工作机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卤代烃CF3I和CF4的阻燃能力实验
实验测量了多组合CF3I或CF4的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极限,绘制了爆炸极限数据曲线和数据表格,确定了不同摩尔比例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三角区和临界爆炸比。参照文献中已得出的部分实验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全卤代烃CF3I和CF4比N2、CO2等“惰性气体”以及含氢卤代烃R134、R134a、R125等更能有效抑制可燃制冷荆的燃爆性。此外,全卤代烃CF3I和CF4不同于惰性气体和含氢卤代烃,能够提高可燃制冷剂混合物爆炸下限,这个特点对于改善可燃制冷剂安全性有实际意义。
一种新型磁力循环泵的设计与测试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磁力循环泵,具有密封性能良好且能够长时问稳定工作的特点,可以应用于较广阔温区的汽液相平衡试验中。该磁力循环泵采用外部磁力驱动方式,避免了流体的热污染和化学污染。因此该磁力循环泵可以为汽液相平衡试验系统中的汽相或者液相循环提供动力,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