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MS的涡流检测机构的设计与研究
为了解决涡流检测所需提高距离的高精度要求,以及提高检测效率,设计了一种将工件原位检测改进为工件行进状态下检测的机构,建立了三维机械模型,利用虚拟样机技术采用ADAMS运动仿真软件建立了完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运动仿真获得机构的运动学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机构在满足检测效率的同时,较好地保证了涡流检测线圈和工件之间所需的提高距离的高精度要求。
界面处理对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黏结性能的影响
基于水灰比对硫铝酸盐水泥(SAC)修补砂浆界面弯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SAC修补砂浆最佳配合比,并研究了增大粗糙度、不同溶液浸润的界面处理方式对SAC修补砂浆新旧界面弯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AC修补砂浆的3 d界面弯拉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减小逐渐增大,当水灰比为0.35时,SAC修补砂浆界面弯拉强度达到最高,为3.82 MPa;对界面进行粗糙处理可显著提高SAC修补砂浆1、3、28 d新旧界面弯拉强度,相较于界面未进行处理组分别提高了1.03、1.08、0.64 MPa;与粗糙处理方式相比,对界面进行水浸润或碱溶液浸润处理均对SAC修补砂浆的新旧界面弯拉强度不利。
微压力校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介绍了微压力校准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对该校准装置在表压模式下工作时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评定。
医用牵引床扭转机构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三维空间医用牵引床扭转机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了逐步法和法编程原理,并讨论了梯形图的设计方法。
气驱液压泵在油介质高压系统中的应用
介绍了气驱液压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油介质高压系统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特性,为油介质高压的进一步精确控制提供了基础。
迷宫式调节阀内部流动与损失量化研究
迷宫式调节阀具有独特的迷宫式盘片结构,在减缓或避免旁路系统中出现汽蚀、闪蒸、振动和噪声等不利影响时起重要作用。然而,盘片结构也会导致阀内流场变化复杂,流动损失加剧。介绍迷宫式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建立调节阀仿真模型,通过流量系数和质量流量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不同阀口开度下的气动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熵产率及熵产率体积分数对各开度下损失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度的减小,阀内速度整体呈减小的趋势,但压力并未呈线性变化;阀内低频段的速度波动,可能是导致阀内噪声和流致振动的重要原因;高损失区域主要集中在迷宫盘片的通流区域,而损失随着开度的增大呈规律性增大。
套筒调节阀等百分比节流套筒开孔参数化研究
针对套筒调节阀节流套筒设计难点,根据调节阀流量方程和流量特性的相关理论,结合开孔几何设计方程,对其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节流套筒开孔进行参数化研究。以可调比为50∶1的DN50(Cvmax24)、DN250(Cvmax450)和DN500(Cvmax1860)套筒调节阀为例,进行多孔节流套筒的设计。采用Fluent仿真软件,分别对3台调节阀10%、20%、30%、40%、50%、60%、70%、80%、90%和100%开度时的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DN50(Cvmax 24)套筒调节阀除10%开度外,其余开度时仿真和理论流量系数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DN250(Cvmax450)和DN500(Cvmax1860)套筒调节阀所有开度时的仿真和理论流量系数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且相对精度较高;理论和试验流量特性曲线高度吻合。研究结果弥补了该套筒调节阀节流套筒设计方法上的不足,为调节阀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QCSO03B液压综合实验台的改进设计
为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对QCS003B型液压实验台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完成的实验项目更加丰富,控制系统更加可靠。重点叙述液压动力头回路的改造设计和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并提出进一步升级的设想。改造后的设备在性能和功能上满足开放实验的要求。
轴类零件校直机液压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轴类零件校直机是轴类工件热处理后不可缺少的修整设备。介绍轴类零件校直机的基本结构、液压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根据校直机的工作要求,设计了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实践表明,采用PLC控制系统提高了校直机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QCS003B液压综合实验台的改进设计
为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对QCS003B型液压实验台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完成的实验项目更加丰富,控制系统更加可靠。重点叙述液压动力头回路的改造设计和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并提出进一步升级的设想。改造后的设备在性能和功能上满足开放实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