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外场数据下航空产品寿命统计方法研究

作者: 孙荣荣 杨宏伟 黄晓明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5 人气:63
外场数据下航空产品寿命统计方法研究
针对航空产品外场可靠性数据存在大量删失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的寿命统计方法。首先根据航空产品运营过程中的故障特点,分别建立完全失效、右删失和区间删失三种数据类型下的负对数似然函数,从而得到混合数据的似然函数,然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似然函数的求解,获得不同分布模型下的参数估计值,并利用BIC准则选择最优分布模型,最后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模型验证,并以电传系统备用电瓶为研究对象进行工程实例分析。

基于ADAMS的涡流检测机构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 郭北涛 杨宏伟 张贤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5-01-06 人气:185
基于ADAMS的涡流检测机构的设计与研究
为了解决涡流检测所需提高距离的高精度要求,以及提高检测效率,设计了一种将工件原位检测改进为工件行进状态下检测的机构,建立了三维机械模型,利用虚拟样机技术采用ADAMS运动仿真软件建立了完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运动仿真获得机构的运动学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机构在满足检测效率的同时,较好地保证了涡流检测线圈和工件之间所需的提高距离的高精度要求。

基于ADAMS的自动化涡流检测系统设计

作者: 郭北涛 杨宏伟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5-01-02 人气:186
基于ADAMS的自动化涡流检测系统设计
为了实现涡流检测的自动化要求以及提高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检测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ADAMS的自动化涡流检测系统。用SolidWorks平台建立涡流检测机构,设计一种用伺服电动机拨动被测工件的涡流检测系统。利用虚拟样机技术ADAMS运动仿真平台建立仿真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运动仿真获得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对比分析与交叉辊子检测机构的被测工件曲线图,得出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涡流检测系统能够在较稳定的条件下完成工件的检测。该系统在满足检测效率的同时,较好地保证了工件在涡流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自动化性能。

基于失效-安全的磁流变液减振器阀的设计与仿真

作者: 杨宏伟 赵振宁 张进秋 王洪涛 孔亚男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日期: 2024-11-19 人气:175
基于失效-安全的磁流变液减振器阀的设计与仿真
首先,介绍了盘形缝隙式磁流变液减振器(MRD)阀的结构与原理.然后,以阀在零磁场下所需阻力系数的计算模型和盘形缝隙式MRD阀可调倍数的计算模型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基于失效-安全的盘形缝隙式MRD阀的设计步骤.最后,对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一种典型盘形缝隙式MRD阀的2个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并将其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做了比较.

用于核材料检测的两种宇宙射线μ子位置灵敏探测器

作者: 罗炜 王红艳 陈凌 凌球 庞洪超 王茂枝 杨宏伟 徐旭涛 来源: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日期: 2023-01-11 人气:3
用于核材料检测的两种宇宙射线μ子位置灵敏探测器
简要介绍利用天然宇宙射线μ子作为射线源来探测隐匿核材料的原理,两种适用于探测隐匿核燃料的位置灵敏探测器:漂移管(DT)和阻性板(RPC),对其在探测核材料上的主要性能作了对比、分析。

密封锥角对针阀偶件密封面形变和应力的影响

作者: 杨宏伟 杨显锋 陈晓欢 高怡 马梁 康彦红 李华乐 徐丹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2-01-30 人气:109
密封锥角对针阀偶件密封面形变和应力的影响
以喷油器针阀偶件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分析软件建立针阀与针阀偶件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针阀与针阀偶件的形变及等效应力、偶件在静态接触与碰撞状态下的等效应力,对比研究不同密封锥角对喷油器密封面磨损的影响。研究发现:密封锥面与压力室圆柱面交线处的形变和应力最大,不同密封锥角的针阀座最大形变基本相同,为1.4433~1.4440μm;喷油嘴针阀偶件的密封锥角为60°时,针阀偶件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85.02 MPa;密封锥角为120°时,最大等效应力为318.91 MPa,最易导致喷油器针阀偶件磨损失效。

真实火箭燃气流场的测量与数值仿真

作者: 杨宏伟 马大为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10 人气:189
真实火箭燃气流场的测量与数值仿真
对用激光-莫尔偏折法测出的真实火箭燃气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在计算中采用了二阶精度的MUSCL格式,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较好。

应用油液综合监测技术诊断液压泵的早期故障

作者: 姜旭峰 孙世安 杨宏伟 费逸伟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18-10-09 人气:9060
应用油液综合监测技术诊断液压泵的早期故障
几台工程机械的液压泵发生咬死擦伤而突然失效,为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以便采取应对措施。应用油液综合监测技术对液压系统原用新油与现用新油、原用过油与现用过油进行了比较分析,故障诊断的结果表明,导致液压泵早期失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批液压油严重污染(ISO20/17)。因此,油液综合监测技术对于监测油品的污染及设备磨损状况从而避免机械早期失效是十分必要的。
    共1页/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