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圆柱内部声场全息柱面相位重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王岩 陈克安 王健 来源:噪声与振动控制 日期: 2024-08-06 人气:1116
圆柱内部声场全息柱面相位重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在基于声强测量的全息柱面相位重构理论基础上,研究声强测量系统幅度和相位失配误差对圆柱内部声场全息柱面相位重构精度的影响,重点讨论幅度和相位失配引起的相位重构误差随着重构频率和重构位置的变化,并以实际圆柱为例进行仿真。

基于声强技术的GSM机柜噪声源识别

作者: 杨有粮 王岩 唐勇军 来源:噪声与振动控制 日期: 2024-08-05 人气:1
基于声强技术的GSM机柜噪声源识别
通过对GSM机柜噪声源识别,介绍声强技术用于噪声源定位的原理方法及工程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声强法进行噪声源识别及定位精度高,结果一目了然。

污泥基生态混凝土的制备

作者: 王可 王岩 代群威 雷建 罗伟恢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日期: 2023-09-28 人气:61
污泥基生态混凝土的制备
为了避免污泥随意排放产生的二次污染并合理利用污泥中的有效成分,本文研究出一种无污染、低成本、简单易行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以污泥、细砂、粗骨料、水泥为基料,加入一定量的聚羧酸减水剂.按照不同基料配比制备出生态混凝土,并对其进行抗压、抗折、孔隙率、渗滤液等指标的测试及工艺流程的探讨。结果显示,在试验范围内最优配比为水:水泥:污泥:砂石:细砂=0.21:1:0.5:0.95:3.此时样品的抗压强度可达19-22MPa,抗折强度可达1.75~1.90kPa,孔隙率为19%-20%;产品渗滤液pH值为8.4-8.9,渗滤液中含有N、P、K等营养元素.且金属元素都低于相应国标规定的限值。此工艺所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制品可以用于边坡护理、道路绿化等场所,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在空腔气动/声学特性预测与控制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作者: 孙刚 王聪 王立悦 陶俊 王舒悦 王心宇 周思历 李正强 胡琰 来源:实验流体力学 日期: 2022-11-08 人气:125
人工智能在空腔气动/声学特性预测与控制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多参数多条件下的精准气动特性数据是进行飞行器快速设计、系统完善、性能评估、指标考核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与流体力学交叉融合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并在湍流模型改造、系统理论建模、气动数据预测、控制参数优化、复杂流场重构等方面得到成功应用。为最大限度发挥深度学习的强大表征能力,围绕内埋弹舱作战运用和智能优化设计需求,构建了弹舱空腔气动特性多场载荷数据库,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耦合因素影响下的空腔气动/声学特性智能分析深度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有限约束条件下的空腔气动/声学特性快速预测,并引入随机搜索和贝叶斯超参数优化方法增强了模型鲁棒性,为空腔噪声有效控制模型快速优化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方法途径。

飞机冲压空气涡轮系统液压泵的卸荷方法

作者: 卢岳良 陈金华 王岩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1-09-08 人气:81
飞机冲压空气涡轮系统液压泵的卸荷方法
为解决飞机冲压空气涡轮系统(RAT)在低速时启动困难的问题,保证RAT快速完成从启动到正常工作,防止RAT涡轮停转,提出了RAT液压泵的三种卸荷方法,对卸荷机构原理以及基于AMESim的动态特性仿真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性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三种卸荷方法均实现了小负载扭矩启动,卸荷时出口压力均为低压力;旁通阀卸荷流量为全流量,卸荷损失功率最大,最大冲击瞬时压力最高,适用于排量较小的RAT液压泵;内控恒压卸荷从卸荷阶段过渡到恒压变量阶段调节时间最短;结构上,旁通阀卸荷机构最简单,内控恒压卸荷机构最复杂。

新型可洗井封隔器密封元件有限元分析

作者: 王岩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1-03-10 人气:147
新型可洗井封隔器密封元件有限元分析
采用Mooney-Rivlin超弹性材料模型,进行封隔器坐封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橡胶材料参数的获得方法,采用有限滑动接触模型定义了胶筒与隔环、套管、中心管的接触。计算结果证明封隔器的结构改进设计是合理的。

最优控制理论在液压喷漆机器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马纪明 付永领 王岩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3-05 人气:72
最优控制理论在液压喷漆机器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文章对PБ-211喷漆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系统要求根据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动态误差小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好达到设计要求.

对流换热系数测量及计算方法

作者: 王岩 陈俊杰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1-22 人气:80
对流换热系数测量及计算方法
液压系统油液温升取决于其生热和换热速率,对流换热系数是液压系统散逸热量精确计算的关键,也是液压系统热分析难点之一。首先介绍了对流换热系数测量和计算方法的发展,然后对目前工程上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进行概述,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发展前景,为液压系统对流换热系数的准确测量与计算提供借鉴。

举升缸缓冲装置设计与仿真分析

作者: 王岩 杨耀东 冯雅丽 张义文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0-01-03 人气:115
举升缸缓冲装置设计与仿真分析
以矿车举升液压缸为研究对象,运用能量法进行举升缸缓冲装置设计计算。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通过把实际的模型进行等效转换,建立起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为液压缸的设计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气液两相流在管内流动的数值研究

作者: 谢黎明 朱绪胜 王岩 来源:制造技术与机床 日期: 2018-10-18 人气:622
气液两相流在管内流动的数值研究
通过在Fluent建立流场计算模型,对油气润滑系统中润滑油在管道中的输送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对雷诺数在两相流中对油滴大小的影响及油滴是否连续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模拟发现,当雷诺数取值合理时,在管道中形成连续的油气混合物,且润滑油被离散为油滴状,符合油气润滑的技术要求。
  • 共6页/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