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氢冷汽轮发电机浮动环密封瓦结构创新设计研究进展

作者: 张孟丽 江锦波 彭旭东 洪军 许永利 郭中外 来源:润滑与密封 日期: 2022-01-25 人气:133
氢冷汽轮发电机浮动环密封瓦结构创新设计研究进展
浮动环密封瓦是氢冷汽轮发电机的轴端关键密封件,提高其浮动性可有效降低耗氢量和提高发电机运行可靠性。综述氢冷发电机轴端密封发展历程中的3种典型产品:盘式密封瓦、环式密封瓦和以分段碳环密封为代表的先进浮动环式密封,简述各种浮动环密封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密封瓦浮动性和氢气耗量的关键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围绕以降低耗氢量、提高浮动性为目标的各类密封瓦结构和密封油系统创新设计方案及适用条件,为氢冷汽轮发电机轴端密封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交变工况下深海装备机械密封端面温升和磨损特性

作者: 郑思敏 滕黎明 赵文静 江锦波 王梦娇 彭旭东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日期: 2022-01-24 人气:69
交变工况下深海装备机械密封端面温升和磨损特性
为了研究深海复杂恶劣工况对深海涉水装备动力装置的影响,以深海推进器用接触式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探究了交变工况对密封端面温升的影响;在自行搭建的试验台上进行了机械密封拟实工况试验,监测了端面温升情况,测量并分析了端面形貌及磨损特性.结果表明:交变工况对密封环温度场有显著影响,且端面温升呈现明显的交变瞬态特性;交变工况试验后动环端面粗糙度显著增大,工况瞬变使得端面接触状态不稳定,端面发生磨粒磨损,出现明显的凹坑和深浅不一且密集分布的犁沟;交变转速较交变介质压力对端面温升及磨损的影响程度更大.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趋势吻合良好,为深海推进器机械密封结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及试验依据.

超高速涡轮泵机械密封热弹流润滑特性研究

作者: 孟祥铠 蘧兴源 赵文静 梁杨杨 彭旭东 来源:润滑与密封 日期: 2022-01-24 人气:67
超高速涡轮泵机械密封热弹流润滑特性研究
以超高速涡轮泵用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针对超高速工况下密封界面多场耦合变形行为和热弹流润滑特性不明等问题,建立密封动静环和润滑液膜的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不同转速和密封压力下的密封界面润滑特性和端面变形行为,分析相应的密封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高速工况下密封端面产生沿泄漏方向收敛的液膜间隙,密封动环的高温热变形是主因;随密封压力的增大,液膜间隙的收敛角减小,最大膜厚和泄漏率增大,端面温升明显减小;随着转速的增大,液膜间隙的收敛角、端面温升和泄漏率增大,摩擦扭矩减小。建立的流固热力耦合模型可为超高速涡轮泵用机械密封端面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接触式机械密封外圆周织构强化换热机理研究

作者: 余旻丰 彭旭东 孟祥铠 梁杨杨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 日期: 2022-01-24 人气:66
接触式机械密封外圆周织构强化换热机理研究
冲洗是强化机械密封换热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下冲洗量的大小往往是给定的,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换热措施来改善机械密封的运行环境。通过在密封环的外周面开设织构,针对冲洗量一定的情况,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采用Ω方法分析了不同转速下织构深径比对端面温度、外周面局部努塞尔数Nu和织构区域流场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动环织构和静环织构的换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冲洗量和织构几何参数条件下,若动静环外周面单独开设织构,则动环的换热效果更佳。在相同转速下,动环外周面开设织构时,减小深径比会使织构内部换热效果差的区域增大,换热效果减弱,但对于静环织构,减小深径比会使织构流体流动下游侧换热效果差的区域减小,换热效果增强;随着转速的增大,较小深径比动环织构内部出现了新的差换热效果区域,单位面积...

中低压工况下几种典型油封的性能试验研究

作者: 王文强 彭旭东 梁杨杨 李纪云 来源:摩擦学学报 日期: 2021-05-20 人气:57
中低压工况下几种典型油封的性能试验研究
为考察旋转油封在中低压工况下的性能,以TC、TCG、耐压TCV、有支撑环的TCGZ四种典型在役油封为试验对象,以YH-15航空液压油为密封介质,在轴转速600~8 000 r/min、油压0~0.2 MPa的工况范围内,试验测试了上述四种油封的摩擦扭矩和摩擦界面附近轴端平面温度.结果表明:摩擦扭矩随转速的变化规律与油封结构及油压有关;TC在中低压工况下性能欠佳,其摩擦扭矩及轴端面温度对油压的变化较为敏感;TCV的唇口短而厚,其耐压性较好,不同油压下所测性能参数较稳定;油压对TCG的摩擦扭矩及轴端面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因支撑环能承担部分油压,与TCG相比,油压对TCGZ的摩擦学性能及温度的影响明显减弱,但与TCV相比,其耐压性能仍有待提高.

热冲击对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性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 方艳峰 彭旭东 孟祥铠 白少先 盛颂恩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9-03 人气:211
热冲击对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性能影响的研究
考虑密封介质粘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建立了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的流体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广义Reynolds方程、广义能量方程、热传导方程等控制方程进行耦合求解,获得了介质温度瞬时升高对机械密封温度分布及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密封介质温度瞬时升高使端面开启力先增大后减小,泄漏率增大,液膜中各点温度值升高,而摩擦力减小,随着时间延长最后各密封性能参数均趋于稳定值;当热惯性系数较小时,开启力和泄漏率初始阶段增大趋势快,摩擦力减小趋势快,对于不同热惯性常数,密封性能参数达到的稳定值不变。

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温度场的数值研究

作者: 宫晓清 孟祥铠 李纪云 彭旭东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18 人气:149
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温度场的数值研究
考虑流体粘温效应,建立了典型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三维稳态传热有限元模型。建立了由流体域及密封环组成的二维轴对称共轭传热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对流换热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求解三维模型密封温度,分析了流体入口流速以及转速对密封端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槽结构导致开槽静环密封端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流体入口速度几乎不影响温度分布;增大转速,密封端面温度显著升高。

聚苯乙烯装置熔体泵轴封的失效分析和设计计算

作者: 窦存金 彭旭东 刘立成 刘训刚 来源:润滑与密封 日期: 2020-07-28 人气:108
聚苯乙烯装置熔体泵轴封的失效分析和设计计算
针对聚苯乙烯装置熔体泵存在严重的泄漏问题,根据熔体泵的工况条件,分析了泵轴填料密封失效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是密封选型不当.提出了采用螺旋密封与填料密封组合使用的改造方案,基本解决了进口熔体泵密封泄漏严重的问题.文中还给出了螺旋密封的整套设计计算方法.

高速涡轮泵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 彭旭东 金杰 李定 江锦波 孟祥铠 李纪云 来源:摩擦学学报 日期: 2020-05-11 人气:211
高速涡轮泵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以高速涡轮泵用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以15~#液压油为试验介质,考虑循环冷却量、转速、介质压力以及不同摩擦副配对等因素,采用自行搭建的高速密封试验台开展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机械密封,上述因素均对端面温度产生影响,其中转速对端面温度的影响基本成线性关系,循环冷却量对端面温度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建议实际设计时取阈值的120%,介质压力对端面温度产生影响较大,但是影响程度不如转速;以尽可能获得低的端面温度值来判断,用作静环时浸渍树脂石墨比普通石墨合适,用作动环时碳化硅比钼合金合适.

基于软弹流润滑模型的液压格莱圈密封性能分析

作者: 王冰清 彭旭东 孟祥铠 来源:摩擦学学报 日期: 2020-05-08 人气:102
基于软弹流润滑模型的液压格莱圈密封性能分析
基于软弹流理论建立了液压往复格莱圈密封的数值分析模型,该耦合模型包括流体力学、接触力学、变形和热分析.数值求解获得了密封区域的膜厚、流体压力和接触压力分布,以及单个行程的流量和活塞杆表面的摩擦力,揭示了液压往复格莱圈密封的密封机理.通过参数化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密封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密封压力和往复速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密封区域表现为混合润滑状态,且以微凸体接触摩擦为主;较小的密封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值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增大密封压力会导致泄漏量和摩擦力均增加,而增大往复速度有利于减小泄漏量.
    共5页/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