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分区水箱运行特性研究
针对一种用于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分区蓄热水箱,对其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区蓄热水箱来匹配太阳能空调能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在夏季,分区水箱使得运行热水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温度,系统制冷COP也得以长时间维持在较高范围,虽然,在夜间无日照的情况下,系统的日工作时间减小了,但系统整体性能得以提高,尤其经过优化后,系统性能提升显著;同时,夏季的水箱结构较好地适用于冬季,在达到供暖要求的情况下,使得冬季系统的散热量降低,系统更为节能。总体而言,分区水箱应用于太阳能空调系统可以减小辅助能源的消耗,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废烟气废热溴化锂制冷机的分析
对于废烟气废热溴化锂制冷机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烟气废热驱动溴化锂制冷机中,溴化锂制冷机的COP仅仅反映的是溴化锂制冷机本身的性能,不能用来衡量废热溴化锂制冷机废热制冷的效率的高低和性能的好坏,而应采用废热利用率和废热制冷率来衡量废热溴化锂制冷机的废热制冷性能指标。
浴室排水余热回收热泵系统的能量分析
利用污水源热泵回收生活污水中的余热,不仅降低了城市余热的排放,而且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能源。文中给出了浴室热泵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热量分析,得出在废水中能回收热量、热泵产热量、热泵系统需要的其他补充热量的影响因素。
两级烟气废热热管LiBr制冷机的[火用]分析
介绍了一种利用两级分离式热管回收柴油机排烟热来驱动的双效LiBr制冷机,并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得出系统中各部件的[火用]损失的分布情况,并且分析结果指出了烟气进口温度、中间工作温度以及出口温度分别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实验研究
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实验样机进行了大范围稳定工况的实验研究以及高温工况下的风机变频实验,得出了机组的性能系数、压比、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过冷度与过热度等参数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希望对此类产品的研发和性能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工环境试验室气流组织模拟及优化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人工环境试验室的气流组织进行了模拟计算,在试验室送风腔内增加扰流件,对实验区域空气流动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改善了试验室气流组织分布,对工程设计选型与空调检测试验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板式冷凝器的稳态仿真模型
采用分区集中参数法对板式冷凝器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制冷剂和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以及板间的换热量,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了板式冷凝器的换热特性,并将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为下一步的系统仿真提供了基础。
生活浊水余热热泵热水器启动特性试验研究
针对一种以生活浊水为热源的热泵热水器的启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启动过程中压缩机吸排气压力、蒸发器过热度、热泵制热量、COP等机组主要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系统启动时由于压缩机转速突然增大和膨胀阀调节的滞后性,导致蒸发压力急剧下降,冷凝压力急剧上升,过热度迅速增大;受换热系数及传热温差的影响,启动阶段系统吸热量和制热量都比较低;从系统启动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系统启动时间较短,系统设计合理。
板翅式热管散热器充液率、倾角对冷板温度场的影响
动车牵引变流器用板翅式热管散热器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在倾斜时充液率、倾角对空腔冷板温度场的分布影响较大,试验难以实现对此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ICEPAK数值模拟软件,以实际模型的板翅式热管散热器为例,分析了充液率,倾斜角度对散热器有效传热面积比,冷板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得到该散热器的最佳充液率范围为0.5~0.6。
热泵型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性能的试验研究
基于热泵与增湿去湿蒸发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电镀废水处理领域的热泵型废水处理系统。为了考察系统的蒸发能效水平,并分析物料循环量对系统能效的影响,搭建了系统试验台。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热驱动系统,热泵型系统的能效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最大达到11.1kg/(kW·h)。运行过程中存在最佳废水循环量使系统蒸发能效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