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状态感知与分析技术研究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是煤矿智能化的关键环节,液压支架状态感知与分析是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前提和智能控制的基础。液压支架压力和位姿是液压支架能够直接监测的关键状态数据,二者进行融合分析是液压支架智能控制和智能执行的依据。以液压支架压力和位姿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状态感知架构。从液压支架受力和上覆岩层矿压2个角度总结了液压支架压力感知与分析技术现状,指出目前基于大数据的矿压分析尚未应用、工作面矿压与巷道压力数据未实现同步测量、未实现整个采场的全面数据分析、对超前液压支架的关注度不够。阐述了液压支架位姿感知原理和方法,总结了现有液压支架位姿分析方法。分析了液压支架压力-位姿融合分析的必要性,总结了现有的液压支架压力-位姿融合分析方法。展望了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状态感知与分...
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动态规律研究
目前针对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跟机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基于外部环境变量来控制液压支架动作,在工作面长时间运行中无法保持很好的效果。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最终会反映到液压系统中,提出以液压系统压力特性预测液压支架跟机动作时间。以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S12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单架液压系统模型和工作面液压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移架和推溜同时动作时推移液压缸压力、行程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跟机过程中推移液压缸进液口压力与拉架时间呈线性关系,说明可通过进液压力预测跟机动作时间。研发了工作面液压数据采集系统并安装于试验工作面,实时获取液压支架工作过程中推移液压缸进液口压力,并计算出对应的移架时间,得出二者具有强线性相关性,与仿真结果一致。采用...
一种电容型位置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
本文介绍了电容型位置传感器的设计开发,通过与传统位置检测传感器以及其它相关传慼器的结构和特性的对比,突出了电容型位置传感器的优势一成本低、结构紧凑.在详细分析了电容型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检测原理的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关键部件PCB的开孔印制线条以及小球的选择.同时基于对该技术的扩展,又介绍了可衍生出的连续位置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最后结合电容检测芯片MLX90711,介绍了其在小家电领域一飞利浦智能电熨斗中的应用实例.
热释电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文章主要介绍热释电传感器及百利通电子有限公司的人体感应处理芯片PT8A26XXP的工作原理,同时,结合其原理及特点介绍其在安全防盗、节能开关、自动控制等领域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相关处理芯片的广泛应用.
基于PLC和组态技术的智能干油润滑系统设计
介绍了西门子S7-200PLC和WinCC组态软件在润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干油润滑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智能干油润滑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设计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中集成了总线技术和组态技术,利用工控机和PLC组成上、下两级分布式监控系统。上位机采用工控软件WinCC实现工艺流程、报警、历史曲线的显示报表以及数据库查询等功能。
中子应力谱仪准直器的模拟计算
为了能具体了解准直器系统对中子应力谱仪的性能参数如:样品处中子注量率、谱仪分辨率等主要指标的影响,对安装于中子应力谱仪上的准直器系统进行模拟和计算。通过设定和优化各个准直器参数,分析它们对谱仪性能指标的影响。模拟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McStas软件来进行建模及优化计算工作,通过对第一、第二准直器等主要部件的发散度参数理α1、α2和长度的组合变化来发现它们对谱仪整体的影响,并且计算它们引起的分辨率改变,最终我们得到在α1=α2=30’下样品处水平方向中子注量率可以达到2.3×10^6ncm^-2s^-1,垂直方向可达3.5×10^6ncm^-2s^-1,并且当第一、第二准直器发散角α1=α2=10’时谱仪可以得到它的最好分辨率Fw=0.2°,它所对应的应变误差值是应力谱仪测量的最小误差。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
本文分析总结了液压传动系统故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工作和方法。
一种绳驱动并联清洗机器人的控制策略研究
绳驱动并联清洗机器人可以有效地代替人工实现对外墙的清洗作业,但是由于其自身受到外界干扰较多,而且机器人的所有动作都要确保绳索处于张紧状态,因此与传统的并联机器人相比,研究绳驱动并联清洗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更具有挑战性。考虑实际使用过程中系统受到的外力干扰问题,通过牛顿-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包含绳索弹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PD前馈控制和传统的PID控制,设计包含绳索张力优化算法的控制律,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
具有关节力矩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
康复机器人关节的驱动方式和结构设计对控制性能和成本影响较大。提出并验证一种具有低成本、结构紧凑特点和关节动态力矩检测功能的机械设计,并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简洁的轻质可穿戴双侧四自由度上肢外骨骼。为了验证驱动关节和整体外骨骼设计的有效性,对其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分别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通过Matlab对终端活动范围进行了仿真,并对样机的单关节和整体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数据显示这种驱动关节和康复机器人设计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性能,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45钢激光熔覆镍基WC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利用激光在45钢表面制备了复合粉末Ni60A+35WC-Ni(WC质量分数35%)的熔覆层和Ni60A+50WC-Co(WC质量分数50%)的熔覆层。观察研究了不同WC含量对熔覆层的宏观外貌、显微组织及横截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钢表面激光熔覆镍基WC合金对其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都有很大提升,能够极大改善基材表面性能。随着WC含量由35%提高到50%,熔覆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明显提升的同时,其宏观质量却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