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路径分析在车内声品质优化中的应用
针对某款车型在40km/h粗糙路面行驶时,车内主驾耳旁噪声声品质主观感受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方法得到每条路径对于车内驾驶员耳旁噪声的贡献量。其次,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建立车内声品质预测模型,实现传递路径分析与声品质相结合,有效识别出48条结构路径中后副车架左后、右后和右前安装点Z向三条路径对车内噪声烦躁度贡献最大。最后,结合模态分析和频谱分析确定为后副车架模态问题。通过调整后副车架衬套刚度,车内主驾耳旁噪声声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活塞测量工作台设计及精度分析
简述了活塞测量工作台的设计要点,并分析了测量工作台各种加工装配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基于GA-BP模型的消声器声品质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采用成对比较法的主观评价方法对车辆稳态与非稳态排气噪声进行主观试验,基于排气噪声频谱分析出的响度、尖锐度、粗糙度等心里声学客观参量,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排气噪声客观参量与主观满意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训练拟合R值达到0.994,验证样本误差在5%以内。并将所建立的GA-BP模型应用于消声器的声品质提高设计中,探寻影响消声器声品质结构参数并加以控制,排气声品质满意度提高了16%,所建立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指导汽车排气声品质的改善,通过控制消声器参数可实现消声器设计阶段声品质可控的目的。
大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研究
大客车的悬置系统安装在动力总成与底盘之间,主要作用是隔离来自路面、发动机的振动,达到衰减车身振动的目的。隔振性能良好的悬置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客车的NVH性能,改善乘坐舒适性。对某大客车悬置元件的隔振性能进行研究,建立六自由度动力学简易模型,求解原始悬置元件的振动能量解耦率。针对多个方向存在的振动能量耦合严重问题,编写悬置系统的解耦程序,并集成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采用NSGA-2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对悬置元件的主轴刚度采用左右不对称的重新匹配方法,达到改善隔振效果的目的。并将改进后的悬置元件进行定置五个工况隔振率的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较原始方案的隔振率有大幅度提升。
泵车泵送系统LabVIEW建模方法研究
LabVIEW软件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工具人机交互界面方便且带有仿真与控制设计模块可以进行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为此在深入研究某款THB38型号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功率健合图与LabVIEW软件相结合方法建立了其泵送系统的数学建模并进行了正常泵送和发生混凝土堵管故障两种工况下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建模方式能满足仿真精度要求可以用来方便地研究泵送系统故障发生前、后系统动态特性的变化以便达到全面掌握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目的。希望该建模方式对其他系统的建模能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混凝土泵车泵送系统缓冲效果仿真研究
为了减小混凝土泵车工作时的液压冲击,分析混凝土泵车泵送系统工作原理,利用功率键合图方法建立某款混凝土泵车泵送系统的仿真模型,在验证模型准确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缓冲结构中不同孔径阻尼孔的缓冲效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缓冲效果与阻尼孔的孔径有直接关系,孔径越大活塞的顶缸速度越小,系统工作时的液压冲击与振动越小,但却增加了换向时间,从而降低了泵送频率,影响了工作效率。在实际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适当地选择阻尼孔的孔径。
基于AMESim的混凝土泵车摆动系统仿真与研究
分析THB38型混凝土泵车摆动系统工作原理,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其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S型分配阀施加负载后进行仿真,得到了摆缸位移、速度以及蓄能器流量变化等动态特性的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较准确,能用于研究泵车摆动系统工作时摆缸速度和位移、蓄能器流量变化等动态特性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S型分配阀快速换向的原因,为研究泵车摆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共1页/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