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副表面沟槽型织构润滑性能的数值仿真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织构的深度和载荷对油膜的润滑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在载荷变化的情况下,润滑膜的最小膜厚和黏性阻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不同载荷下,最佳织构深度的选取还需系统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沟槽型织构流体润滑模型,分析了织构的深度以及承载力对摩擦副的油膜厚度、压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承载力一定时,油膜厚度随织构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89 N载荷下时,存在最佳油膜厚度6.41
液黏传动摩擦副温度场分布特性的模拟
为了揭示液黏传动摩擦副温度场分布规律,以矿用刮板输送机可控启动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热传导原理建立了摩擦副三维瞬时热传导方程,采用摩擦功率法推导了热流密度数学模型,确定了摩擦副的对流换热系数。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摩擦副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不同接合压力和相对转速及整个软启动过程中摩擦副的温度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摩擦片和对偶片具有相似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均是沿内径至外径方向先上升后下降,温度最大值出现在接近摩擦副外径处;摩擦副温度随接合压力和相对转速的增大而升高;摩擦片每个菱形区域中心温度高于四周区域,容易形成热斑;整个软启动过程中摩擦副温度逐渐升高,在软启动刚结束时达到最大值,摩擦副接触表面高温区向中心靠近。温度场仿真结果为后续的摩擦副热—结构耦合分析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相...
液黏传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副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副广泛应用于液黏传动,为了研究摩擦副的摩擦特性,应用MM-Ⅲ型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副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因数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相对转速、接触比压、温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因数随着相对转速的变化与斯特里贝克曲线相似,摩擦因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上升;随着摩擦副接触比压的增加,油膜黏性剪切作用减小,接触摩擦因数随着比压的增加逐渐降低;同时,接触摩擦因数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应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可以得到铜基粉末冶金摩擦副摩擦因数随相对转速、温度和比压的变化规律,为混合摩擦转矩模型建立和液黏传动调速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轴向柱塞泵摩擦副磨损及改进探讨
通过受力分析,结合制造材质的特性,分析研究轴向柱塞泵摩擦副过早磨损和烧伤的机理,从设计、制造和使用等方面给出了改善柱塞泵摩擦性能,延长摩擦副使用寿命的建议,并得出结论:研究开发抗咬合性好且高耐磨性的新材料来制造摩擦副零件,是解决柱塞泵摩擦副过早磨损和烧伤问题的根本途径.
柱塞泵柱塞密封摩擦副润滑状态分析
根据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对柱塞泵柱塞密封摩擦副的润滑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即在泵的排出行程由强制性润滑油润滑,泵的吸入行程由工作介质润滑;并利用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对摩擦副的润滑状态进行了判断.模拟计算表明,在柱塞往复运动周期内,摩擦副处于干、混合摩擦状态,工作介质和强制润滑油可改善润滑状态,且润滑油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径向柱塞泵高速滑动摩擦副材料的性能分析
对一种新型径向柱塞泵的定子和连杆滑靴这一对高速滑动摩擦副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黄铜材料和锡青铜材料作为径向柱塞泵高速滑动摩擦副的选材不合适;定子材料选用GCr15,连杆滑靴基体采用38CrMoAl且表面渗MoS2,目前是高速滑动径向柱塞泵摩擦副材料的一种有效选择。
轴向柱塞泵内泄漏分析及预防措施
针对轴向柱塞泵内泄漏故障较难防治的问题,采用机理分析的方法,探讨内泄漏的根源与影响因素,提出了设计与使用密切相关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提高齿轮泵性能的初步研究
提高齿轮泵性能的初步研究褚克勤,傅理琦长期以来,我国的齿轮泵一直处于压力等级较低、排量覆盖面较小、使用可靠性较差的状况,使齿轮泵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我们以淮阴机械总厂生产的国优产品CBN-E310泵为研究对象,在2500r/min转速、80±4℃油...
中低压大流量海(淡)水球塞泵的摩擦副研究
分别介绍了新型中低压大流量容积式海(淡)水球塞泵的三对关键摩擦副对偶材料的配对效果,以及一对高速旋转密封副的密封件选型,为该泵进一步的产品化奠定了基础。
一种新型的柱塞式液压泵油靴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台的研制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能模拟柱塞式液压泵滑靴一斜盘摩擦副工况的摩擦磨损试验台。该试验台为柱塞式液压泵滑靴摩擦副摩擦学特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手段,对泵的选材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