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液压机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探索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冲压车间F线生产线共有5台800~1 200 t冲压液压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能耗高、故障频繁与能源浪费的问题。为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自主设计制造了调节阀块实现缓冲缸自动回程,改进控制程序实现油泵自动选择,开发温控联动系统防止设备过热。改善结果显示,冲压设备故障率有效降低,车间整体能源消耗明显减少,机器改造完成后一年内节省成本30万元,有效提升了冲压生产线的运行能效。同时,总结相关经验并进行推广,为其他设备节能改善提供参考。
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冷却塔落水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正受到人们的重视.冷却塔噪声的治理目标是将受噪声干扰处的噪声级控制在噪声国家标准允许范围50~55 dB.具体来说,用冷却塔落水消能降噪装置进行塔内声源治理;用声波阻隔技术进行塔外传声途径的治理.通过这2条途径降低冷却塔落水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消声导流片和声屏障工艺在冷却塔降噪中的复合应用
冷却塔噪声一直是火电厂诸多噪声源中比较突出的一种,目前常用的治理手段有消声导流片法、声屏障法和落水消声法几种。本文通过介绍浙江萧山发电厂2#冷却塔噪声治理工程实例来说明消声导流片和声屏障工艺的复合应用,实现技术创新,从而在合理解决噪声问题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投资成本。
冷却塔装置噪声研究
冷却塔是一种对车内牵引变流器进行强迫通风冷却的散热装置,它的噪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该文以某型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对冷却塔内的流场与声场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在流场稳态仿真计算中,分析了冷却塔内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叶片上的压力分布。在流场瞬态仿真计算中,对叶片处涡分布和叶片周围的压力脉动进行分析,定性地分析了噪声源的位置和气动噪声产生的原因。在声场仿真计算中,将流场瞬态结果变换到频域中,并将其作为冷却塔声源进行研究,分析了测点的频谱特性和声压级分布等。
地源热泵系统与机械油压降温系统联合运行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了地源热泵系统与机械油压降温系统联合运行的可行性,分析其经济优势。该项目冬季供暖由土壤源热泵系统提供热量,压力机试验产生的热量由机械油压降温系统带走,能源需求具有互补性。从热流流向提出系统设计思路,经过技术经济分析后,设计了联合运行系统,提高能源利用的有效性。该系统具有可靠性较高、绿色节能、方便运行等优点,经实际运行测试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尤其是当设计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同一项目中可能还有其他不同工种换热系统时,可借鉴联合运行方案,突破不同工种系统设计思想的束缚,充分挖掘地源热泵系统节能潜力。
闭式冷却塔内换热盘管的热传递影响因素分析
以管内流体热量传递为分析方向,研究影响光管管束盘管换热的不同因素,对管内流速、管壁导热系数、喷淋水密度及温度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利用matlab做图显示各因素影响力趋势,得到不同因素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能力。总结了在今后光管管束盘管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中应优先参考管内流速、喷淋水密度因素,同时可以忽略管壁导热系数因素,使得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能比较直接寻找到最优的结构及运行参数。
横流闭式冷却塔的试验研究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冷却塔——横流闭式冷却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了影响横流闭式冷却塔性能的主要因素,并经过分析得出了这些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优化横流闭式冷却塔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种新型冷却塔专用风机
介绍了一种新型冷却塔专用风机,摒弃了原有冷却塔专用风机电机配置的减速器,拓展了冷却塔风机的气动性能范围,通过改变冷却塔风机叶轮的材料与加工工艺,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基于冷却数的逆流湿式冷却塔性能分析与导风板选型优化
针对某600 MW机组的逆流湿式冷却塔在侧风条件下冷却效果恶化现象,采用CFD的FLUENT软件,对进风口处加装导风板的冷却塔传热传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设置不同的导风板结构参数,并基于冷却数评价方法研究了导风板长度、安装角及弧度的优化选型。模拟结果表明:当风速为4 m/s时,冷却效果最差,此时采用叶片长度为6~8 m的导风板冷却效果最好;定风速4 m/s工况下,直板型叶片最佳优化安装角为40°,与无板相比,冷却数的平均优化度ΔΩ为0.659;定风速4 m/s、安装角40°工况下,旋流型叶片最佳优化弧度为30°,与直板相比,ΔΩ为0.761。
冷却塔动态风荷载特性试验研究
首先按照动力相似设计了冷却塔弹性模型。进行了冷却塔弹性模型的地面共振试验,测量的主要模态参数为前五阶模态的频率、振型及阻尼。地面共振试验的结果可用于验证冷却塔原型振动特性计算结果,保证冷却塔模型风洞试验中弹性模型设计的准确性。试验研究了冷却塔弹性模型的风振系数,测量的主要参数为刚性模型测量点处的压力值及弹性模型对应测量点处的压力值。最后得到了模型不同位置的风振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