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调节阀流场空化的响应面结构优化
调节阀流场空化现象会产生空化振动和噪声等不良影响。优化阀内件的结构,抑制流场空化是设计高端调节阀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调节阀内流场的逐级降压,减小空化现象的产生,设计了一种多级降压调节阀的外层套筒和笼式阀座。采用Fluent软件对阀内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场压力、流量和气体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采用循环式并联流量测试装置,对阀进行流量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方法探讨外层套筒和笼式阀座节流孔孔径、孔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流场空化的影响,得出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调节阀流量特性的条件下,70%开度时,优化阀内件参数后,最大气体体积分数从0.88下降到0.19,有效地抑制调节阀内流场空化现象。
流量密封试验器液压系统回油气泡故障
试验发动机部件密封和流量的试验器,启动运行几分钟后,液压系统回油出现气泡。随着运行时间延长,气泡越聚越多甚至充满整个油箱。流量试验是采用量杯式计量,由于大量气泡的存在,不能准确读数,试验被迫停止。
气动元件流量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该文介绍了一种流量试验方法。描述了流量试验的过程,详细论述了试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消除影响的方法。
起落架多工位液压综合试验台调试故障分析
多工位液压综合试验台是飞机液压附件产品性能试验综合测试平台。文中针对多工位液压综合试验台在安装调试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到手泵供压泄漏和大流量试验系统阻力大的故障原因。对试验台进行相应改进,消除了试验台调试过程中存在的压力下降、压力波动、回油压力偏大等问题。
气动调节阀流量特性研究与试验分析
受管道阻力损失影响,气动调节阀的理论流量曲线会发生偏离,固有流量特性在大压差下更容易发生畸变。从理论和试验室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分析了曲线偏离的原因,提出在进行调节阀流量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室的资源条件提前确定阀门的临界压差,从而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阀芯行程对角座阀流量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阀芯行程对角座阀流量特性的影响。将阀芯行程为10 mm和14 mm时阀内介质流量的测试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行程条件下阀内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流动旋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阀芯行程的增加,阀门出口处的低压区域逐渐向下游移动,阀内的高流速区域更集中,流动旋涡更规则;因此,在较大的行程条件下,阀内介质的流动稳定性更好,流动阻力更小,具有更高的流量系数;在阀芯弹簧受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增加阀芯行程,提高阀门流通能力。
阀杆倾角对角座阀流量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阀杆倾角对角座阀流量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获得了在不同阀门进出口压差条件下阀杆倾角为45°55°和60°时阀内介质体积流量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阀杆倾角条件下阀内的流场和阀门的通流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阀内的最高流速及速度场分布对阀门的通流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当阀杆倾角为45°时阀内介质的流速最高流量系数最大流阻系数最小;阀杆倾角处于45°~60°范围时随着角度的增加角座阀的流量系数随之降低流阻系数相应增加。对于该流道结构的角座阀阀杆倾角推荐采用45°~50°的设计范围。
环形缝隙中压力水的流动规律研究与试验
分析了压力流体在柱塞环形缝隙中的流动特性得出了柱塞直径一定时微小缝隙中的层流与紊流的临界流量只取决于流体性质(粘度)的结论.介绍了自行设计制造的柱塞副环形间隙流量测试试验方案和试验装置.通过对水介质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压力流体通过不同间隙值的临界流量是相同的且只有在间隙很小(≤0.01mm)及压力较低(<6.3MPa)时压力水在缝隙中的流动才是层流而工程实际应用中常用的配合间隙(0.01~0.02mm)及工作压力(≥6.3MPa)条件下环形缝隙中水的流动接近于紊流.这一结论给工程流体力学有关环形缝隙中流体层流计算公式的应用提供了适用范围可作为水压传动元件的设计、制造及应用的理论依据.
-
共1页/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