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B1型自动分托机常见故障浅析
基于对SY-B1型自动分托机工作原理及分托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列举了其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维修方法。
不同含气率下角座阀内流场分析
建立了角座阀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对不同含气率下的流场进行数值分析。计算获得了阀内的速度、相分率和湍流强度等流体动力学参数,并分析了阀内旋涡形成机理和介质流动稳定性。结果表明:流场中的旋涡结构和数量主要取决于流道结构和流动稳定性。由于旋涡区流速较低,气相介质易停滞在旋涡区域,产生聚集现象。含气率的增加会提高阀内介质的湍流强度,进而增加流动不稳定性。阀内湍流强度最高的区域集中在阀芯底部,阀芯在湍动能和所受弹簧力的相互作用下,易产生振动。在含气率为1%~6%的区间内,含气率对阀门流通能力的影响较为有限。
阀芯行程对角座阀流量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阀芯行程对角座阀流量特性的影响。将阀芯行程为10 mm和14 mm时阀内介质流量的测试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行程条件下阀内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流动旋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阀芯行程的增加,阀门出口处的低压区域逐渐向下游移动,阀内的高流速区域更集中,流动旋涡更规则;因此,在较大的行程条件下,阀内介质的流动稳定性更好,流动阻力更小,具有更高的流量系数;在阀芯弹簧受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增加阀芯行程,提高阀门流通能力。
正反接方式下角座阀内介质的流动特性分析
针对不同连接方式下角座阀内介质的流动特性开展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结合标准壁面函数法计算阀内流场。通过流量系数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正接和反接方式下角座阀内的流动核心区域、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接方式下角座阀具较高的流通能力阀芯附近流动核心区域的面积更大并且在阀门出口下侧存在较大的漩涡会导致流阻增加。两种连接方式下阀芯中央截面处均出现二次流其中正接方式具有更高的流动不稳定性。
阀杆倾角对角座阀流量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阀杆倾角对角座阀流量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获得了在不同阀门进出口压差条件下阀杆倾角为45°55°和60°时阀内介质体积流量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阀杆倾角条件下阀内的流场和阀门的通流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阀内的最高流速及速度场分布对阀门的通流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当阀杆倾角为45°时阀内介质的流速最高流量系数最大流阻系数最小;阀杆倾角处于45°~60°范围时随着角度的增加角座阀的流量系数随之降低流阻系数相应增加。对于该流道结构的角座阀阀杆倾角推荐采用45°~50°的设计范围。
-
共1页/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