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缸机车型蠕行工况整车抖动共振的分析与改善
针对某三缸机车型在蠕行工况存在整车抖动共振问题,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LMS设备进行实车试验。通过分析和对比试验,对液压悬置阻尼特性优化后,抖动共振问题明显改善,达到可接受水平。
液压悬置系统的幅频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为提高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文章考虑了惯性通道解耦盘式液压悬置的幅频非线性特性,通过对液压悬置的上液室刚度和惯性通道内液阻进行参数识别,建立了具有幅频特性的液压悬置动刚度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在整车二自由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模式搜索算法对液压悬置的内部参数、车身的传递系数和车身的传递加速度系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优化效果良好,而且在怠速工况下悬置传递到车身的动反力明显降低。
基于液固耦合的液压悬置特性仿真与优化
液压悬置动特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动特性的设计优劣对整车的NVH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某乘用车型使用的惯性通道解耦盘式液压悬置进行了液固耦合建模,使用ADINA软件对悬置的动刚度与滞后角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总结了各项参数对动特性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改进了解耦盘的结构尺寸,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改善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解耦液压悬置建模及时域仿真研究
在分析解耦液压悬置的内部结构和考虑橡胶、液压模块非线性特性基础上,建立了能表征解耦液压悬置动态特性的物理模型,计算分析了解耦液压悬置的动态特性,研究了解耦盘及惯性通道在不同振幅条件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物理模型能够较好的表征解耦液压悬置的幅变,频变特性。建立了包含解耦液压悬置的整车1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路面激励工况下系统的时域响应,并通过实车进行验证。最后,以抑制车辆过减速带衰减动力总成振动为目标给出了液压悬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仿真计算出的发动机侧悬置和变速箱侧悬置振动加速度峰峰值与试验结果分别仅相差4.5%和12%,整车1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优化后的解耦液压悬置处振动加速度峰峰值衰减到初始状态的40%,优化效果明显。该研究方法为解耦液压悬置...
液压悬置解耦膜异响分析解决过程
以解决某SUV车型液压悬置解耦膜异响为例,详细论述了整个异响分析过程及方法。采用专业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设备测试,试验与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工程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过程主要涉及异响源头诊断确认、异响原因理论分析、异响解决方案验证。
基于AMEsim的不同惯性通道与孔流道组合液压悬置特性分析
为分析不同惯性通道和孔流道组合对液压悬置特性的影响,提出6种不同惯性通道和孔流道组合的液压悬置。基于AMEsim搭建不同惯性通道和孔流道组合的液压悬置模型,推导6种不同惯性通道和孔流道组合的液压悬置的频域和时域解析式,进行AMEsim与数学模型对比,并分析不同结构组合对悬置隔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影响悬置动态特性,孔流道可以提高液压悬置阻尼,有利于悬置低频隔振性能。
发动机悬置系统研究与优化设计
悬置系统作为车辆动力总成的重要部件系统,在保证车内振动和噪声有效可控的同时,也是车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微型车为原型,建立发动机悬置数学模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正常激励下,对可能影响车辆NVH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和优化。
非线性影响下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及解耦度计算方法研究
为研究激励幅值和频率对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系统模态的影响,以惯性通道式液压悬置为例,首先分析了上液室刚度的幅变特性,推出了悬置动刚度的幅频特性表达式,并提出了非线性影响下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和解耦度计算方法。接着,采用这一方法对不同幅值下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系统进行模态和解耦度的实例分析。最后,总结出了模态类型的判据和垂向解耦度的优化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悬置刚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液压悬置动刚度的幅频特性对系统的垂向模态、扭转模态和侧倾模态影响较大,其他模态基本不变,优化后的刚度满足隔振要求。
液压悬置的结构与动特性分析
本文研究了三种液压悬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通过试验对这三种液压悬置的动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结构及其参数对液压悬置动特性的影响。
液压悬置动特性实验分析
建立了被动式惯性通道—解耦盘式液压悬置动特性集总参数模型探讨了悬置动态特性的试验测试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测试平台对相同工况下液压悬置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其动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适用性和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