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ESim的溢流阀动态特性仿真及实验研究
根据QCS003C溢流阀动态特性测试回路原理,基于AMESim建立了溢流阀测试回路仿真模型,分析了弹簧刚度及先导阀阻尼口开口大小对溢流阀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主阀开启、卸荷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利用QCS003C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符合实验结果,为溢流阀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轮式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原理及设计
轮式拖拉机是农业机械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转向系统的设计对于提升驾驶操作性能和降低驾驶员的操作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全液压转向系统为轮式拖拉机的主流配置。本文简单介绍了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基于液压转向系统的原理图分析了液压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转向恒流泵的功能进行了介绍,对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介绍了转向油缸不同的布置方式对设计过程的影响。本文还对轮式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的设计及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转向器及恒流泵的选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了总结。
热成象检测系统MTF校准
热成像系统检测仪器的定标工作直接影响着热像仪MTF数据的可信度。本文描述从英国Sira公司引进的微机控制红外和可见光系统MTF检测仪器的FTF校准工作,介绍了测量原理、校正程序,给出了实测数据及仪器误差值,最后对校正结果进行了讨论。
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的调试技术
本文介绍了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的结构特点,该设备由真空系统、低温系统、扫描和数据采集系统、电源控制系统、控制计算机等组成,该实验设备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特点,对实验人员的实验技能要求很高。我们结合它的使用对其调试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其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调试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今后调试同类实验设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
电子秤示值误差不确定度分析
根据企业计量标准允差以不确定度进行表示的要求,经过对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033-2001)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的学习研究,对目前所建立的电子秤(衡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和分析,通过对电子秤测量重复性、四角偏载误差以及示值随电源电压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来评定其不确定度。
粗糙度对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综合影响
离心压气机在长期的工作情况下,由于冲蚀磨损的缘故,其表面粗糙度会发生变化,对压气机气动性能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探究粗糙度对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综合影响,采用CFX商用软件对某离心压气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的增大会缩小离心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使压气机流量堵塞点提前到达;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对叶片表面粗糙度的变化最敏感;叶片表面整体粗糙度对压气机效率的衰减作用在数值上比各个局部粗糙度带来的效率衰减作用之和更小。该研究结果对压气机表面的制造抛光和维护清洗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AMESim的单向阀仿真研究分析
利用AMESim的HCD库建立了单向阀的仿真模型,仿真得出单向阀的流量-时间、流量-压差动态特性曲线;对影响阀芯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而后对单向阀仿真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阀芯速度不稳定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单向阀的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基于AMESim的液压元件仿真研究
本文液压缸为例,建立了考虑不同因素下的AMESim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AMESim建立的液压系统模型,特别是针对液压元件级模型的仿真具有可操作性好,仿真功能强,仿真结果精确度高等优点,同时避免了繁琐的流体计算和巨大的测试实验浪费,为液压阀件以及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非对称异形管零件的液压成形轴向补料方式
为获得非对称异形管液压成形轴向补料量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采用响应面法结合有限元模拟对管材液压成形过程中的轴向补料方式开展研究。以目标零件的最大减薄率和胀形高度为响应量,以左、右两侧推头的轴向进给量为设计变量。采用Design Expert 10软件根据中心复合设计法进行实验设计,建立了关于零件减薄率的二阶响应模型和胀形高度的一阶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对称补料方式,非对称补料方式能够显著降低目标零件的减薄率,提高胀形高度。响应面法优化结果显示,左推头进给29.37 mm、右推头进给10.00 mm的组合补料量可使零件胀形高度达到15 mm,最大减薄率控制在20%以内。开展验证实验,所获得零件的实际胀形高度为14.84 mm,最大减薄率为16.22%。进一步证实了所建立的响应面模型优化效果显著,且实验值与预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得零件无过...
基于AMESim节流调速回路仿真及实验研究
推导出考虑液压缸泄漏的节流调速回路活塞运动速度表达式基于AMESim建立了进油路的节流调速回路仿真模型分析液压缸泄漏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的影响得到速度-负载曲线;利用QCS003C教学实验台进行实验验证得出所建立的模型是准确的结论为节流调速回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