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直升机液压管路用内衬套选材问题分析

作者: 张健 宋聪 刘云皓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日期: 2021-11-15 人气:61
直升机液压管路用内衬套选材问题分析
该文对直升机液压系统采用的多种管路连接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2点要求:1)需要进行技术革新。2)需要解决目前使用过程中问题。由于内衬套原材料退火态T7A用量小且钢厂停产、难以采购,因此,直升机液压系统用锥套式无扩口铝合金液压管路连接件制造进度滞后,该文开展内衬套选材及应用研究,提出用T10A钢带替代的可行性。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将65Mn作为内衬套材料优选组合之一的验证思路。

预制T梁液压模板设计研究

作者: 张健 吴刚 来源:工程建设与设计 日期: 2021-11-02 人气:123
预制T梁液压模板设计研究
通过对预制T梁液压模板的研究,设计出一种符合工程实际的液压模板系统——预制T梁无轨全自动移动液压模板,提高T梁预制施工工效和施工质量。该模板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整体脱模、合模,利用行走滚轮高效地进行模板空间位置的调整,提高模板安拆效率的同时节省人工、提高施工质量,满足施工质量标准和施工工效要求。

大坡度带式输送机液压拉带装置设计及应用

作者: 张健 祁成龙 来源:机械管理开发 日期: 2021-10-09 人气:103
大坡度带式输送机液压拉带装置设计及应用
介绍了大坡度带式输送机的检修现状,从而针对其辅助作业存在的不足,专门设计了一种液压拉带装置,以取代人工用倒链拉皮带的传统工艺。阐述了拉带装置的结构原理,通过力学分析和计算,确定其机械结构的尺寸及个别元件的主要参数;特别是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保该设计的合理性。这项产品的设计及应用,有效节约了工人劳动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也为其他型号输送机的检修设备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

圆柱人字齿轮各内激励因素对齿面振动影响比例分析

作者: 王峰 张健 徐兴 方宗德 陈龙 孙晓强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1-03-29 人气:110
圆柱人字齿轮各内激励因素对齿面振动影响比例分析
为了研究圆柱人字齿轮各内激励因素对齿面振动的影响,建立同时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激励、轮齿线外啮入冲击激励和齿侧间隙影响的圆柱人字齿轮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的载荷和输入转速工况,分别计算啮合刚度激励、啮入冲击力激励以及齿侧间隙对圆柱齿轮系统齿面相对振动的影响程度。实例仿真计算表明,人字齿轮各内激励因素中,啮合刚度激励对振动影响占主要成分;齿侧间隙影响则是低转矩下的影响高于大转矩下的影响,高转速下的影响高于低转速下的影响,即当低速重载下,齿侧间隙非线性因素对系统影响较小。总结的各激励成分对系统振动影响比例规律,能够为后续人字齿轮齿面减振降噪优化提供更合理的设计目标。

某大型齿圈磨齿加工变形仿真研究

作者: 刘琳辉 杨龙 张健 陈逍 安文迪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1-03-29 人气:20
某大型齿圈磨齿加工变形仿真研究
大型齿圈成形磨是保证齿圈加工质量的关键工艺成形磨削时会产生磨削力及大量热引起磨削变形。借助工程软件Hypermesh、Matlab和ANSYS基于磨削接触区域模型、磨削力模型和磨削移动热源理论分析了齿圈成形磨热力作用下的变形预测仿真流程。以某大型齿圈为对象计算了磨削区域、磨削力和热流率建立了齿圈成形磨削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齿圈成形磨削温度场以及变形场的数值仿真云图实现了齿圈成形磨削加工温度场以及变形的预测分析对提高齿圈成形磨削加工

立式车床工作台导轨润滑系统改进

作者: 张健 来源:流体传动与控制 日期: 2020-04-15 人气:57
立式车床工作台导轨润滑系统改进
C52系列双柱立式车床工作台平面导轨原采用动压导轨副结构为适应对机床承载能力、回转速度、动态精度提高的要求并适应数控化升级改进需求将工作台导轨副改为静压导轨副。介绍了动压与静压两种导轨副的润滑系统。

液压辅助支架在轧辊车床中的应用

作者: 张健 来源:流体传动与控制 日期: 2020-04-14 人气:109
液压辅助支架在轧辊车床中的应用
液压辅助支架在轧辊切削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跟随特性,提高了工件的支承刚性,减少了切削过程中的振动,适用于强力高效切削和提高生产效率。

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 罗念宁 张健 姜继海 张清润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1-19 人气:199
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分析
介绍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及其技术特点,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了制约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

液压混合动力汽车

作者: 张健 罗念宁 姜继海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1-19 人气:130
液压混合动力汽车
介绍了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分析了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和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各自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液压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总结了基于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的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适用的条件与应用范围。

液压系统多场耦合

作者: 张健 罗念宁 姜继海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1-16 人气:170
液压系统多场耦合
概述了液压系统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介绍了各种耦合关系的分类方法以及液压系统中所涉及的主要物理场,并介绍了液压系统多场耦合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液压系统中常见的热、气穴、压力与流量脉动问题,分析了这些常见问题主要受到了哪些物理场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这些问题中存在的多物理场耦合现象,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在日后的研究工作中应建立多场耦合问题数学模型。最后提出了针对液压系统多场耦合特性的研究方法。
  • 共14页/1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