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务协同的轴承制造工艺信息化管理
针对轴承企业适应MTO生产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分析轴承生产工艺实施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和协同的三层系统模型,并引入Petri网对工艺管理进行模拟,基于着色Petri网对工艺设计流程进行实例化模型构造,并最终开发了工艺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从设计、工艺到制造、从PDM到ERP的系统集成。
一种先导阀阀芯藕件检测维修装置的研究及应用
电磁先导阀阀芯耦件修复难、主阀调试难是检修电液控阀组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并应用了一种先导阀阀芯耦件检测维修装置及电液控主阀调试装置,解决了阀芯耦件检测难、效率低及成本高等问题,使该配件的修复使用率提升到80%以上,节约了材料配件费用。
高速磁浮列车气动声学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大涡模拟(LES)及Kirchhoff-Ffowcs Williams-Hawkings(K-FWH)方程,对400 km/h速度级下高速磁浮列车与高速列车气动/声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获取高速磁浮列车气动激扰发声关键特征;通过分区合理构建扰动源积分面,对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辐射气动噪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车体不平整,几何诱导发声为主要发声机制;而高速磁浮列车车身平顺,尾车流线型区域附面层分离引起的空间扰动是主要发声源;当磁浮列车以600 km/h运行时,气动激扰发声的能量主要由尾车流线型区域偶极子声源及尾流区域四极子声源组成;尾流区四极子声源的平均辐射贡献超过偶极子声源的平均辐射贡献,达到60.9%。
高速列车车身风阻制动板气动外形设计
针对高速列车车身风阻制动板的气动外形设计问题,设计3种几何外形(矩形、贝壳形和翅形)、2种装设角度(75°和90°)共6种组合方式的风阻制动板设计方案。采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的RANS方法研究高速列车车身风阻制动板对整车气动增阻性能的影响。为简化风阻制动气动仿真计算,建立基于6种组合方式的风阻制动板-车顶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明确风阻制动板气动增阻机理、风阻制动板气动外形与布局角度对车顶模型的气动增阻效应的影响,初步确定风阻制动板装车设计方案,并对风阻制动板方案进行计算验证,通过比对装板前后列车风阻制动力气动特性和列车-风阻制动板周围流场结构,明确风阻制动板对列车整车增阻特性的影响,最终确定较优的风阻制动板设计方案的实际增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阻制动板位于车顶、与水平面成75°夹角...
空调室外机轴流风机内部流动特性的仿真模拟研究
为了获得高性能、低噪音空调用轴流风机,提高前缘弯掠叶片在动力和空调用轴流风机中的应用。本文采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K-e标准两方程模型,对顶吹式空调室用室外机轴流风机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计算域内流场的压力与速度,初步揭示了风机内部区域界面流动特性与压力变化,为风扇系统提高流量、降低噪声提供依据。
柔性下肢外骨骼的设计与信号检测
下肢外骨骼作为一种助力设备,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外骨骼的应用不仅有利于解决老龄化人口行动不便的问题,对健康人群而言,也能依靠外骨骼的助力作用减少劳动消耗,减轻劳动负担。设计了基于气动人工肌肉的柔性下肢外骨骼,提升外骨骼助力行为的自适应性与助力效率,减轻外骨骼整体质量,提高穿戴舒适性。实测行走试验分析表明,研制的柔性下肢外骨骼助力效果明确,相比于电机驱动、液压驱动方式,外骨骼的穿戴舒适性显著提升。
转向架区域简化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
为探究列车底部转向架区域结构对列车底部流场以及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不同简化程度转向架、雷诺数Re=2.25×106下的三车编组高速列车周围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风洞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方法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带转向架的列车模型相比,移除转向架并光顺列车车身的简化模型,可实现列车减阻38.2%;将转向架区域进行全包裹并光顺风挡区域,列车气动阻力减少30.3%;而当移除转向架并保留转向架腔外形时,列车气动阻力不减反增10.2%。因此,在进行高速列车气动外形减阻设计时,可考虑封闭转向架腔的方式,实现列车整车气动减阻。
基于特征频率组的铣削颤振识别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颤振,易降低工件加工质量和机床加工精度。为实现对加工过程中颤振的在线监测,设计颤振的在线分析和识别方法十分必要。文章基于对主轴加速度信号的频域分析,提出了用于振动识别的特征频率组的分析方法,特征频率组包含了强迫振动或颤振的典型频谱信息。该方法采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主轴的振动信号,以特征频率组为识别特征,对铣削加工的稳定性进行识别,并通过铣削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时域分析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的频域特征,无须阈值和人为判断,适用于在线的识别与分析。
PC+EtherCAT在机床改造中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PC+EtherCAT的机床改造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数控车床CAK6136进行了改造,具体的内容包括: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的改造,数控系统软件开发,以及参数设置和调试。硬件上采用工控机及相应组件,基于模块化编程的思想在TwinCAT2环境下开发了开放程度很高的数控系统,开发的数控系统软件模块包括:模式选择模块,译码模块,运动控制模块等,经改造后的机床运行稳定,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成功解决了原数控机床系统结构封闭,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的问题。
XGL-1100型曲轴连杆颈磨床液压系统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XGL—1100型曲轴连杆颈磨床液压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原理。该系统工作可靠、运行稳定,满足了新型曲轴磨床对液压系统的性能要求,已应用在研制的数控曲轴磨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