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台轴向刚度数值模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刚度是影响转台几何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转台在卧式安装方式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轴承轴向刚度值,采用弹簧单元代替滚子的方法简化模型,再利用Abaqus进行数值模拟获得转台轴向刚度值,并与刚度试验测量值比较,表明所建模型合理可靠。在该模型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模拟在结构设计参数的不同组合下刚度变化情况,并通过极差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主次顺序。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理想地获得工作台结构设计参数对转台轴向刚度的影响规律,为机床功能部件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单神经元与IPSO的双电机同步控制研究
为了满足机床、起重、造纸等行业中对多(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需要,针对现有双电机系统在启动和有负载扰动时会产生较大的转速同步误差从而易发生差速震荡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转速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了改进时间与绝对误差乘积的积分评价指标(IITAE)下的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对系统的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然后从系统整体同步性能的角度出发,利用单神经元算法的交叉耦合控制器对双电机系统的同步性进行实时控制。通过simulink仿真和dSPACE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大大增强了双电机系统的转速同步性、鲁棒性和动态跟踪性能。
调制度测量轮廓术的系统标定
调制度测量轮廓术是一种采用垂直测量方式的三维面形测量方法,可以测量表面有剧烈变化区域的复杂物体.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度测量轮廓术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其纵向标定是利用几个相互平行的标定平面建立与CCD像面各像素点对应的测量高度与实际高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利用映射关系确定每一像素点对应的映射关系系数,然后建立映射关系系数查找表,存入测量系统中,完成纵向标定.首先分析了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然后给出了标定方法和标定过程,最后给出了实测结果.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系统标定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调制度测量轮廓术测量系统误差,显著地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
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精密定位平台研究
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整体式柔顺精密定位平台.建立了柔性铰链的刚度矩阵,给出了平台的理论分析模型;利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对压电陶瓷驱动器进行了闭环控制,提高了驱动器的输出位移精度;提出了一种实验修正方法,提高了平台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平台具有亚微米级的定位精度以及良好的动态特性.
投射离焦三维测量方法
提出了一种在投射光路中实现主动离焦三维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改变投射参数来拍摄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的调制度分布来获得物体的三维分布。该方法不但可使三维测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单个像素,而且扩大了离焦三维测量的使用范围。实验得到的精度高于2.8%。
移动式液压流量校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以液压流量计为研究对象,移动式泵站系统提供稳定液压油源,通过快速连接装置,采用容积式流量计称量法直接比对的计量方式,再利用NI DAQ采集卡及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测控软件搭建测试系统,完成移动流量校准系统与被试流量计的现场比对校准。
列车轮对测量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对列车轮对测量机的测量需求,设计了整个液压系统。对轮对液压系统的控制时序进行分析,对机构中的左/右顶紧、左/右升降、左/右拨叉、摩擦轮进给7处液压缸进行合理的布置,并进一步计算了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合理选择了液压系统的元器件。设计了整个控制回路,并进行了升降机构的同步回路设计。该液压系统已实际运行3.5年。结果表明:该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在适宜范围内,在测量过程中液压系统工作正常、可靠。
热处理紧固件表面与芯部硬度关系
对热处理紧固件表面和芯部硬度试验的目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针对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分析,从而全面地反应了表面硬度和芯部硬度试验的区别所在。希望能够给广大的紧固件检测人员予启示。
舰载大口径弹药扬弹机的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
针对大口径弹药的舰船扬弹机液压系统工作中油马达输出转速波动导致扬弹速度不稳、可控性低的问题在了解扬弹机工作原理基础上通过替换定量泵为变量泵、添加转速传感器和PID控制器对液压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传递函数法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基于Simulink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对马达输出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输出更加稳定灵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基于PLC的液压同步系统的程序设计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PLC和电液比例阀组成的同步系统,说明了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具体的程序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