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能团簇碰撞沉积装置中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物理设计
介绍了荷能团簇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原理及其在荷能团簇碰撞沉积装置中的物理设计。对实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单色器水冷晶体面形误差的研究
针对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光束线中的双晶单色器,分析了引起直接水冷却晶体面变形的原因,提出直接水冷却异型晶体结构,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晶体面形误差,并提出优化面形精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热负载、装夹力、真空负压和水流压力下,水冷却异型晶体在热源辐照区弧矢向和子午向平均面形误差RMS值分别达到1″和0.6″。
电子枪束流截面测量系统
电子枪束流截面测量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测试丝在束流下快速扫描,同时完成束流的数据采集,通过Matlab实现立体图的输出,从而判断电子枪的工作情况.用此系统在5 mA束流下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束斑直径(13-14mm)和截面束流密度矩阵.
单光子骨矿物密度测定仪的研制
介绍单光子骨矿物密度测定仪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并对误差来源及解决方法作了有益的探讨。
非接触调频模式AFM的发展及生物学应用
非接触调频模式原子力显微镜(AFM)可实现高分辨成像,其探针针尖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小,能最大限度减少样品形变。本文综述非接触调频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在真空和溶液中的高分辨成像发展,并以DPPC磷脂双分子层和人类免疫球蛋白IgM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生物结构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分辨球面光栅单色器光束线的光学设计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在建设中的一条高分辨球面光栅单色器光束线的光学设计.该光束线使用具有两个包含角的球面光栅单色器,前置镜系统由水平偏转平面镜和垂直聚焦圆柱面镜组成,后置镜采用超环面镜,在设计能量范围内有高的光谱分辨本领和通量.给出了光线追迹的结果.
工业CT中探测器失效伪影的校正
在工业CT的扫描重建过程中,如果出现探测器失效的情况,重建图像中会出现严重的伪影,必须进行校正.如果用插值方法得到失效探测器数据,会引进不真实数据,而只用滤波方法处理图像,则不能完全消除伪影.本文提出了一种用结合中值滤波的Ordered Subsets Convex方法对探测器失效伪影进行校正,在校正速度和质量上都得到了较好的校正效果.
钛膜中氢同位素的深度分布
为评估氢同位素效应对其在贮氢金属中深度分布的影响,对H/D–Ti、D/T–Ti、D–Ti及T–Ti样品用7.4MeV的^4He离子束进行30°方向弹性反冲(ERD)分析。由H/D–Ti样品ERD能谱获得其1.7μm深度的D分布,结合D–Ti样品ERD能谱的~3μm深度的H、D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H、D含量均随深度增加,其分布曲线基本一致,说明在Ti中H、D的分布互不干涉,样品制备过程中其同位素效应不明显。用同样的方法对DT–Ti样品中的D、T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1.7μm深度内D、T的分布基本均匀,但由于D、T的能谱过于靠近,其解谱误差较大。用3.0MeV的质子对HD–Ti和D–Ti进行的质子背散射(PBS)分析表明,两样品中的D分布趋势一致,证明了Ti中H、D的分布互不干涉,样品制备过程其同位素效应不明显的结论。
铁品位分析仪的研制
铁品位分析仪配上小型压片机可用于铁矿粉中铁含量的快速测量,其测量一次时检测精度达到小于±0.5%的水平。
荧光显微镜及放射自显影观察147Pm内照射诱发免疫细胞凋亡
对荧光涂料^147Pm内照射人淋巴细胞血病细胞株Molt-4巨噬细胞株ANA-1细胞诱发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估算了^147Pm在不同阶段培养细胞中的辐射累积吸收剂量。通过荧光显微镜的形态观察,发现免疫细胞Molt-4和ANA-1细胞在受和^147Pm内照射作用后,可诱发明显的核断裂和核固缩,以及凋亡小体形成为特征的细胞凋亡。微观放射自显影研究表明,^147Pm可通过免疫细胞膜,在细胞内呈亲膜性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