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坦克空气制冷空调系统
对比分析现有4种坦克空调形式的优缺点,对比显示空气制冷更有发展前景。结合坦克工作环境,在夏季高温高湿状态下,为确保人员和电子设备的高效运行,对坦克舱内的人机环境进行了热力研究。通过热力计算,得出相应部件负荷值,并运用EES软件对涡轮压缩空气制冷进行模拟计算,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适应坦克舱内使用的空调系统。
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与分析
本文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循环的特点给出了循环工作流程及计算方法,并对循环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循环COP值、制冷量与湿空气出口处工作溶液与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差随热空气温度、环境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当热空气达到一定温度时,循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闭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相比,开式循环具有启动快、CO值高、系统简单、造价低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高温炎热地区使用.
水冷式表冷器传热研究(5):用盘管表面平均温度法计算表冷器湿工况
根据盘管表面平均温度,把湿工况下表冷器的传热过程分为空气与盘管表面水膜之间以焓差为推动力的传热和盘管与冷却水之间以温差为推动力的传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表冷器湿工况热力计算新方法-盘管表面平均温度法,通过实验验证此法计算结果可以满足空调常用范围内需要的计算精度。
R23/R134a自然复叠制冷系统研究
对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制冷剂选择、循环流程设计以及热力计算进行了研究,建立了R23/R134a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实验装置。自然复叠非共沸制冷剂的沸点间距按大致等分的原则选择,一般沸点间距40~80℃。研究指出完成自然复叠制冷循环热力计算需要已知以下4个重要参数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以及冷凝压力、蒸发压力、浓度3个参数中的2个参数。制冷循环流程设计时,增加分凝器,可以提高低温回路制冷剂浓度;在低温回路节流阀加延时开关,可以缩短自然复叠制冷装置启动时间。R23/R134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实验装置,最低蒸发温度达到-55℃左右,合适的R23/R134a充注浓度约在29.4%~41%之间。研究结果对自然复叠制冷系统的产品设计过程有参考价值。
对流-辐射炉的应用与分析
对对流-辐射炉的结构与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加热炉的设计与热力工况进行分析与验算,对指导类似加热炉的应用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空气压缩机站喷水冷却水池的热力计算
以空气压缩机在等温压缩循环中功耗最小为理论基础,通过电算程序对空气压缩机的热负荷、冷却循环水系统的散热方式和换热量进行了选择和热力计算,最后优选出不同设计参数下,喷水冷却水池的几何参数、喷嘴型式、组(个)数和冷却水泵型号等,供用户和设计部门选用。
用于污泥热泵干化的带式干燥机热力分析
通过对用于污泥热泵干化的网带干燥机组的热力计算,分析了干燥机内脱湿空气含湿量和空气脱湿比对各个接点空气参数的影响,并得到空气脱湿比在0.2—0.4之间比较合理的结论。
2HA/2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及磨损类故障分析与改进
某厂40万吨/年航煤加氢2HA/2往复式压缩机气阀与磨损类故障频发。本文对该压缩机进行了设计性热力及动力计算来校核压缩机设计选型是否合理;继而对装置改造工况改变后压缩机故障频发工况下的热力和动力性能进行核算,综合判断压缩机故障频发的根源所在,最后给出改进措施。
太阳能驱动的单压制冷系统热力性能静态分析
提出了与太阳能热利用结合的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对该系统部件进行了热力性能设计计算并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发生温度对系统COP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相应影响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理论可行,但总COP较低;提高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发生温度均有利于提高系统的COP,但提高具有局限性,并展望提高系统COP的研究方向。
以TFE/NMP为工质的GAX循环计算与分析
在简要介绍GAX循环的基础上 ,对以TFE/NMP为工质的GAX循环进行了热力计算 ,并与传统单效循环进行了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