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台天线杆强度分析
在天线杆结构的设计中,为适应某些特殊要求,开始采用底部使用球支座结构、以拉索稳固的天线杆结构,来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特殊环境下,其所受的外载荷(主要指风载)对结构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为提高天线杆结构的可靠性,应用力学基本原理与算法,对台风冲击条件下的杆结构受力与变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结构强度和变形的简便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工程实际.
城际铁路地下站越行站台门气动效应研究
列车在高速行驶通过地下站时,引起的气动效应会对车站设施产生影响。选取不同的地下站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列车通过时的表面压力时程、站前风井设置和站台门等问题展开研究,得到不同工况下车站风压时程、压力峰值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高层建筑外附雨篷的表面风压和气动力系数
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高层建筑外附雨篷的风压特征,分析风压系数、风压相关性、非高斯性和整体升力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给出围护结构的设计风压,最后研究倾角和出挑长度对整体力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层建筑外附雨篷上表面风压系数在正迎风时最大值接近1.4,系气流受到后方高层建筑的阻挡下翻导致;上、下表面的最大整体压力系数出现正迎风情况,最大值分别为1.24和0.76;上、下表面的最大整体升力系数出现侧风面,最大值分别为1.13和1.01;上下叠加后测点风压的非高斯性比单表面增强;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升力系数在0°~70°风向呈现高斯分布,在80°~180°风向呈现较强的非高斯分布;高层建筑外附雨篷上表面的极值正压大于下表面;雨篷整体升力系数按照倾角-10°、0°、10°依次递增.
超高层建筑气动噪声场的大涡模拟
为揭示超高层建筑气动噪声产生的机理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大涡模拟,在大气边界层内求解超高层建筑绕流场,结合FW-H(Ffowcs Williams-Hawkings)方程的声类比法进行了超高层建筑周围声压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超高层建筑每个面均是偶极子声源,气动噪声是由建筑表面的偶极子声源产生,且受建筑表面风压主导,顺流向和横风向的脉动压力分别主导相应方向的声场辐射强度;气动噪声沿高度方向先增大后减小,在0.7倍建筑高度附近噪声达到最大值;在相同高度和离建筑表面相同距离的不同空间点,当空间点面对建筑迎风面时总声压级最大、背风面次之,侧风面最小;随着空间点与建筑距离的增大,空间点总声压级快速衰减,且横风向较顺风向衰减更快.研究认为:大涡模拟和声类比相结合的方法能合理预测超高层建筑的气动噪声;优化气动外形,降低建筑表面风压是降噪的...
横风作用下高速铁路桥梁全封闭声屏障气动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为研究高速铁路桥梁全封闭声屏障的横风气动特性,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全封闭声屏障的三分力和表面风压进行了测试,分析了风速、雷诺数效应、风攻角、侧视断面位置对全封闭声屏障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下测力和测压结果的规律相似;雷诺数效应对全封闭声屏障的横风气动特性和顶部的风压分布影响较大;风攻角对全封闭声屏障的阻力系数有较大影响;不同断面的风压分布曲线具有相似的规律,本文给出了设计用的近似风压曲线。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柔性密封片模拟分析
针对目前市场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简称空预器)普遍存在漏风率较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柔性密封片。新型柔性密封片采用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制成,其结构参数包括厚度、初始上翘角度、总长和半径。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密封片总体尺寸对其抗风压性能的影响。从基本力学模型出发,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结构参数的柔性密封片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其结构参数,设计出满足其工作要求的密封片,对柔性密封片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离心风机系统效率的提高与叶片选型
针对钢铁企业煤气风机系统效率低、检修频繁及稳定性差等难题,通过对风机输送介质运行速度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叶型与动风压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动风压对风机系统的影响。根据风机具体的运行环境,就风机叶型如何选择提供了具体建议。
北京国际金融大厦风荷载风洞实验研究
具有独特外形,荣获1994-1995年度首都十佳建筑设计方案第一名的北京国际金融大大厦风荷载风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该建筑独特的门廊型南北错落 表面风荷载随风向角变化很大,这对今后同一类型的建筑设计从风荷载角度来考虑具有指导意义。笔者还结合北京地区特定的气象条件,参考国外文献,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可靠的玻璃幕墙风荷载设计值。
-
共1页/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