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基TiC纳米流体液压管道流动特性研究
为研究水基TiC纳米流体在液压管路中流动时的能量损失,采用“两步法”制备满足液压介质流动特性的水基TiC纳米流体。以32号液压油为参考,利用CFD进行液压管道流场仿真分析,对液压管道流动的压降和温差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压介质在L形管道和T形管道流动时,随着入口压力的增加,液压介质的压降增大,温差减小;同等入口压力下,水基TiC纳米流体液压介质的压降小于32号液压油,温差大于32号液压油。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因此,水基TiC纳米流体满足液压传动介质的性能要求。
辐射致冷系统装置的实验研究
设计了几种辐射致冷装置,以空气作为制冷剂,利用聚酯(PET)薄膜作为辐射体材料,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作为盖板材料,进行夜间实验。在静态对比实验中,装置水平放置的实验结果表明,PET与环境的最大温差为9.9℃,装置内空气与环境的最大温差为7.2℃;装置倾斜放置?,在相同的夜晚条件下,倾斜45°角得到的致冷效果最佳,内部空气与环境的最大温差为7.6℃。在不同风速的连续抽气实验中,风速为0.6m/s~0.8m/s?,装置的出口空气与环境的温差最大,最大为5.2℃,且整夜温差相对较平稳。通过计算,装置的有效致冷功率为73.6W/m2。
管道流量无损检测的热学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管道流量无损检测的热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一种高精度温差测量系统
分析热电阻温度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介绍用Pt600热电阻和用80C196KC单片机组成的高精度温差测量系统的原理和误差修正的方法及其在现场的运行情况.
分段恒流式热式质量流量计
介绍了热式质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及恒流式、恒温差式两种测量方法.针对恒流式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根据流量大小,改变加热电流的方案,分析了实际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详细介绍了加热电流的选取方法,该测量方法已得到实际验证.
量块误差对游标卡尺示值精度的影响
文中分析了在检查游标卡尺示值过程中量块的放置方向、检定方法、量块和卡尺温差对游标卡尺示值的精度影响,介绍了通过合理地减小量块误差来保证检测游标卡尺示值精度的可靠检定方法。
用于温差发生器的高精度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
讨论了用于温差发生器的高精度温度测量与控制的设计与实现.采用PT100铂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详细推导了非平衡电桥测量非线性的校正公式,采用24位的∑-△型的模数转换器AD7714保证了0.005℃的温度测量分辨率.控温电路采用线性化电流方式,算法上对积分分离PID算法做出改良,并与不完全微分PID算法结合形成一种优化PID算法,能快速、精确的把温差稳定到目标值,控温精度达到0.01℃.
电厂密封油串流问题探索及解决策略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空氢侧串流对氢气纯度影响较大,减少密封油系统串流可维持发电机氢气纯度在高位运行,避免氢气纯度不合格导致的安全事故。通过流体热对流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结合现场密封油系统变温差运行试验,摸索出了密封油系统运行的最佳温度范围,有效解决了发电机氢气纯度降低的问题,可高效指导运行人员监盘和操作。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冷水与中介水温差的优化研究
空调系统的负荷侧与源侧的进出水设计温差是5℃,然而,从节能的角度看,传统的5℃温差并非对于所有的系统都是使得系统运行费用及初投资最低的最经济温差。本文通过对某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在非标况下的试验研究,对末端机组、污水-中介水换热器及水泵的运行分析,得出系统两端的最经济的温差,使得系统运行费用与初投资最低。
间接蒸发冷却器二次空气的试验研究
通过搭建可视化的间接蒸发冷却试验系统,研究了无冷凝、部分冷凝、全冷凝条件下新风温湿度和风量对间接蒸发冷却器二次空气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冷凝可以有效地抑制二次空气的温降,增加二次空气的含湿量;在全冷凝条件下新风温湿度过高则会出现二次空气温升。另外,冷凝条件下新风风量对二次空气温湿度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