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压直动式溢流阀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研究
介绍了新研制的带油气减振装置的水压直动式溢流阀结构特点 ,建立了对该阀的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的数学模型。实验验证了本文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模型阀所具有的合适的动态性能 ,同时也验证了油气减振装置对提高该阀的工作稳定性和减小压力波动有明显的效果。
重型越野车辆油气弹簧设计与验证
为了满足重型越野车辆对大行程弹性元件的要求,创新设计了一种双气室油气弹簧。根据结构和工作特性,建立了两种工作状态下的油气弹簧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刚度特性。加工油气弹簧样件,进行台架试验,获得了不同频率下的油气弹簧作用力和位移数据。分离弹簧作用力中静摩擦力、阻尼力和弹性力。利用弹性力和位移数据,通过曲线拟合方式,识别油气弹簧工作气体不同工况下的多变指数。设计的双气室油气弹簧结构、油气弹簧理论模型,对油气弹簧在大行程越野车上的应用提供了支撑。
不同气室充气容积对油气弹簧动态特性影响分析
以矿用宽体车前悬单气室油气悬挂缸为研究对象,对悬挂缸非线性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悬挂输出力数学模型,搭建了单气室油气悬挂缸AMESim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工作参数对动载压力随行程变化的影响规律和悬挂系统的缓冲原理。结果表明:初始气室充气容积越大,达到额定动载压力时的行程长度越长;当悬挂行程恒定时,初始气室充气容积与悬挂输出力及刚度呈反比。以某型号悬挂缸为例,当预充气体积为1.25 L,预充气压力为5.2 MPa时,缓冲效果适中,且行程长度不宜超过67 mm。研究为产品设计及其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及重要手段。
油气弹簧试验工序的AGV流转方案
油气弹簧用于车辆底盘,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可保持车体在崎岖路面行驶的平稳性。油气弹簧是公司的重点产品,在运输型底盘上大量应用,由于其重量较大,搬运困难,工序较多,工艺路线复杂,流转过程耗费的人工成本高。对于批量化生产的现状,建设自动化流转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对油气弹簧的结构特点和生产过程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AGV的流转方案,利用助力臂实现产品的快速抓取、放置,利用AGV实现产品在不同工位上的流转,既满足了生产要求,提高流转效率,又节约了人工成本。
油气弹簧弹性力值解析计算与仿真分析
提出了油气弹簧弹性力值解析计算的一种研究方法。给出了单筒式油气弹簧的结构简图,针对其结构特点,运用范德瓦尔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根据工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已知和未知气室初始高度的两种情况分别对系统弹性力进行了推导,同时创建了计算密闭容器内气体质量的求解方程式。对试制样件进行弹性特性试验,与方程解析解对比验证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开展了相关参数对油气弹簧弹性力影响规律的研究,所得结论为气体弹簧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单气室油气弹簧阻尼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某重型特种车辆平顺性研究中单气室油气弹簧阻尼特性的研究问题,基于薄壁小孔理论和范德瓦尔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同时根据单气室油气弹簧的结构特点和阻尼的组成建立了相应的阻尼力特性模型,并推导了阻尼系数方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了单气室油气弹簧阻尼特性以及激振频率、幅值、自身结构参数对阻尼系数速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气室油气弹簧阻尼特性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在压缩阶段的阻尼力较拉伸阶段的大,能够较好地缓解冲击,达到减振效果从而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激振频率和幅值属于外因,仅影响阻尼系数的取值范围,而对其取值及曲率几乎无影响;阻尼系数随活塞杆外径、油管直径的减小而增大,随油管长度的减小而减小。研究结果能对整车振动特性研究中阻尼参数的选取及油气弹簧阻尼特性设计...
油气弹簧内缸筒气密性能改进
针对油气弹簧内缸筒镀铬层渗气问题,深入研究了镀铬层的微观结构,采用了一种使铬层产生微观塑性变形从而解决渗气问题的方法——钢球滚压工艺,对滚压后的表面粗糙度、硬度、外圆尺寸、形位公差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可靠性寿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滚压方法能有效解决铬层渗气问题,并能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硬度。
基于Matlab的油气弹簧特性试验数据处理研究
基于Matlab编制了针对油气弹簧台架试验的数据处理程序,采用四阶多项式分别对压缩及拉伸行程力位移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动静态特性曲线。利用三角函数拟合时间位移数据,通过函数关系得到速度数据,进一步得到油气弹簧阻尼力特性。采用该程序可批量处理台架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精度,提高了数据处理分析的效率。
油气弹簧台架可靠性试验温升分析与测试...
该文介绍了油气弹簧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油气弹簧台架可靠性试验过程中温升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进行温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循环水冷却条件下,台架试验各工况油气弹簧内部温度可达到热平衡,且在密封件允许温度范围内。
电液伺服激振台及其极限工作范围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电液伺服激振台的工作原理,着重讨论了在正弦激励信号下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极限工作范围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它对激振加载实验的设计,调试及测试结果分析都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