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高压球阀故障分析及处理
某核电厂应急堆芯冷却系统高压球阀更换阀座后,连续出现不能打开的故障,且干预失效,导致机组降功率检修。本文通过对故障阀门建立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新旧阀座分析对比数据,找出阀门故障失效的根本原因为新阀座的内曲面半径过小,使得其轴向刚度升高,导致在相同预紧间隙(轴向压缩)的情况下,新阀座与阀球的摩擦力矩大幅增加,阀门无法打开。最后针对故障原因,论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后续建议和行动。
适用于力反馈的三圆盘磁流变液执行器工作机理及建模
为了提高磁流变液执行器力学模型的精度,建立了适用于电流随机变化且包含磁滞特性的三圆盘磁流变液执行器的分段线性力矩-电流模型.分析了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的力矩公式.磁路由铁磁物质和磁流变液组成,说明了这2种物质的磁特性,分析了铁磁物质中存在磁滞以及在磁流变液中观察不到磁滞的原因.铁磁物质的磁滞特性影响了执行器的力矩-电流特性,实验表明力矩和电流之间存在磁滞.当电流变化过程为0-1.2-0 A时,不包含磁滞特性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残余标准差分别为8.2和11.2 N.mm,分段线性模型的残余标准差分别为5.9和6.2 N.mm,分段线性模型的精度比较高.
基于磁流变液的小型力反馈装置的设计①
针对现有力反馈装置安全性和灵巧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手指力反馈的小型三圆盘式磁流变液(MRF)执行器。导出了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的力矩公式,分析了MRF特性和执行器结构参数对力矩的影响。采用Maxwell软件对执行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执行器的直径为32mm,高度为18mm,重120g,输入电流为1.2A时产生的力矩为260.7N·mm,达到了操作者抓取虚拟物体所需的抓取力。建立了不包含磁滞特性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和适用于电流随机变化且包含磁滞特性的分段线性模型,当电流变化区间为0~1.2A和1.2~0A时,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残余标准差分别为8.2N·mm和11.2N·mm,分段线性模型的残余标准差分别为5.9N·mm和6.2N·mm,分段线性模型的精度高。
大采高工作面液压支架稳定性分析
由于大采高所使用的液压支架体型较大,在工作面回采期间保持液压支架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通过建立液压支架稳定性的力学模型,重点分析了倾角对液压支架的影响,并根据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大峪煤业工作面回采期间液压支架的稳定性问题,可以为大采高工作面的设计和安全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应用分析
大倾角走向长壁综放工作面开采时,可能会出现设备稳定性差、顶煤沉降率大、支护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倾覆和支架滑移的支架力学模型,分析探讨大倾角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控制支护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对比分析综采工作面的顶煤沉降率;未出现大规模的滑移、倾覆和支架挤断等问题,应用效果良好。
某铝合金薄壁件装夹方法的工艺改进
对铝合金薄壁件装夹方式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切削加工的力学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模型,设计了一种轴向夹紧的车床夹具,夹具结构简单、夹紧可靠、操作迅速方便,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轴向夹紧可以明显减小零件的装夹变形。
剪式清障装置液压缸位置优化设计
建立剪叉起升机构的运动模型和力学模型,分析清障装置的运动情况及起升过程中剪叉臂主要受力点和液压缸推力与剪叉臂起升角度的关系。为使剪式清障装置中液压缸在起升过程中最大推力尽可能减小,以液压缸的最大推力为优化目标,以液压缸底座位置、液压缸柱塞拐臂长度及柱塞拐臂与剪叉臂的夹角为设计变量,运用ADAMS进行优化。优化后最大推力减小了19..1%,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为清障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ZC型液压缸克雷洛夫函数解
提出了ZC型液压缸的克雷洛夫函数解.该计算方法不受βL的限制,适用范围广,完善了ZC型液压缸的计算理论,最后进行了有限元对比验算.
汽车模拟碰撞用液压缓冲器的动态仿真
汽车模拟碰撞(台车试验)用缓冲装置是汽车零部件安全试验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设备.应用孔口节流理论,建立了汽车模拟碰撞用液压缓冲器的力学模型,同时对主要参数对模型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试验证明,进行参数优化后,计算曲线能够很好地模拟试验曲线.该仿真过程可以为类似液压缓冲器的理论建模和调试提供依据.
长细液压缸稳定性校核的新方法
介绍一种新的计算长细液压缸整体稳定性的力学模型给出了一种便于实际应用的临界载荷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