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液压传动控制系统发动机与变量泵模型
为了对混凝土泵车动力系统进行控制,介绍了的控制系统的发动机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变速泵机构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为控制系统的仿真和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
基于CFD动网格优化快速锻造机补液模型研究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对金属材料的加工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车轴的金属质量和加工精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加工车轴的快速锻造机,采用充液罐进行补液,此方式无法实现高质量和高精度的加工。使用充液罐补液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充液罐压力低,滑块在下行接触工件后,液压油流速低,补液时间较长,建压缓慢,导致工作效率低;二是液压缸进口压力及滑块下行速度对液压缸内的空化量影响较大。通过ANSYS建立快速补液装置的模型,并进行计算仿真和数值分析,研究了快速锻造机的补液装置的进口压力和滑块下行速度对于补液流速和空化量的影响,发现补液流速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空化量减少;降低滑块(活塞)下行速度,有利于减少空化量,增加控制精度。
基于介质变黏–弹特征的深海柱塞泵压力控制特性
为预测变深环境下柱塞泵压力控制性能变化规律,基于水下动黏度–变刚度介质模型建立深海柱塞泵压力控制系统模型。从稳定性、快速响应性与稳态误差等3个方面对系统控制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变深环境下,只考虑黏度影响时,系统稳定性指标和动态响应参数由初态值,即相位裕度59.4°、幅值裕度8.77 dB、上升时间0.045 s、稳态误差3.4%,分别增加至138.4°、23.4 dB、0.28 s、7.4%;只考虑刚度影响时,各参数由初态值分别减少为42.6°、23.4 dB、0.038 s、1.2%;考虑黏度–刚度复合作用时,各参数由初态值分别增加至137.6°、23.1 dB、0.265 s、7.3%。结果表明:变深环境下只考虑黏度影响与考虑黏度–刚度复合作用时,系统稳定性均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快速响应性与稳态误差均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只考虑刚度影响时,相关特性的变化趋势刚好相反;并得出在0~1 000 m、1 000~7 000 m两...
增压泵组的节能优化研究
对增压泵组变压节能供水模式的实现方式和控制逻辑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构建一种以PLC和变频器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建立变压控制泵组的节能控制模型,包括管网系统用水需求预测模型、变压控制模型以及能效判据为主导的增减泵控制模型等,进而实现增压泵组的变压控制和节能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模型的用水需求预测准确性可达90%以上,且敏感性较高;能效优化方案可有效改善泵组控制效果并能提高泵组能效。研究结果可为增压泵组节能运行及变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高速列车横向稳定控制系统模型机理研究
从最佳控制角度,研究了摆式列车的横向稳定控制机理:在最小阻力的摄动方向上,通过横向悬挂施加有效的液压控制作用;在过渡曲线通过时,车体残余未平衡惯性作用,通过离心加速度的反馈加以"抵制".为此,多刚体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建立等效模型,并与液压系统以耦合方式进行系统集成.由于非线性线系统行为呈现明显的稳态特征,据此可以建立反映系统行为规律的参考模型.利用Simulink/NCD模块,设计验证控制器参数及其鲁棒性.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速比的模糊控制
阐述了无级变速传动液压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介绍了无级变速传动速比的控制模型,考虑到系统模型的时变非线性、输入输出之间的耦合以及复杂的运行工况的影响,设计了具有模糊控制器的闭环控制算法,在速比控制环中加入了量化因子的在线自调整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能实现对转速的跟踪控制,稳态精度较高,对工况有较强的鲁棒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