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nMoVA钢亚温淬火后的组织性能
采用电子拉伸测试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定量金相技术)研究了可膨胀管用低碳微合金化钢16MnMoVA在未经处理、经不同温度亚温淬火处理、经不同温度亚温淬火+高温回火处理后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16MnMoVA钢淬火成马氏体后,具有较大的残余应力;回火后,马氏体组织转变为回火索氏体,具备良好的性能;在预应变为3%,740℃和860qC的包申格效应最小。
固溶处理对新型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对新型铝锂合金进行不同工艺固溶处理+165℃×20h单级人工时效,研究固溶温度和时间对新型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弥散析出的第二相不断长大,新型铝锂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有所提升,塑性、韧性下降;固溶时问对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影响较小。535℃×30min固溶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回火温度对30Cr2Ni2Mo锻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0Cr2Ni2Mo锻钢850℃淬火后,再分别进行480、550和600℃的回火处理。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了锻钢的物相,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试样的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锻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Fe3Ni2相含量增大,回火索氏体组织中碳化物长大,冲击断口韧窝增多;锻钢强度降低,冲击吸收能量增大,该锻钢适宜的回火温度为550℃。
Y及退火工艺对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研究不同稀土Y含量及不同退火工艺对温轧工艺条件获得的AZ31B变形镁合金薄板材的再结晶行为、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优化Y元素含量及退火工艺来提高变形镁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从而获得高强韧、高成形性镁合金板材。结果表明:稀土Y元素含量在1%左右,退火温度为300~350℃、退火时间约为1 h时,变形镁合金的强韧性配合最好,板材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Al-0.8Mg-0.66Si-0.3Cu合金固溶时效特性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组织观察,系统研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及方式对A1-0.8Mg-0.66Si-0.3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值先增大,达到峰值后合金进入过时效阶段,硬度值逐渐减小。在200℃高温时效时,有双峰现象出现,这主要是与0’相的析出有关。合金较适宜的固溶一时效制度为520℃×50min固溶水淬、200℃×1h时效。通过三种强化工艺结果比较可知,合金经固溶时效、冷轧后二次时效后获得最佳的室温力学性能,即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06HB,392MPa和11.60%。
800MPa级冷轧耐候双相钢连续冷却相变及组织性能研究
为了探索一种800 MPa级冷轧耐候双相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及退火后组织性能变化,利用For-master-FⅡ全自动相变仪及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进行了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的测定及连续退火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过冷奥氏体在很低的冷却速度(0.5℃/s)下即可发生马氏体转变,而珠光体转变较少.当冷速为80℃/s时,仅发生马氏体转变;退火后实验钢显微组织中的马氏体呈带状分布,经最优工艺退火后实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79%)+块状马氏体(16%)+细小的残余奥氏体(5%),残余奥氏体主要分布于马氏体晶粒内部或铁素体的晶界处;实验钢屈服强度为387 MPa,抗拉强度为863 MPa,延伸率为18%,强塑积达到15534.
500MPa级海洋平台用钢热轧工艺及析出物研究
采用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工艺开发了500MPa级海洋平台用钢,分析了热轧工艺参数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降低终轧温度,针状铁素体中M/A岛的数量减少,可以提高钢的低温韧性。利用透射电镜对析出物的形貌、尺寸、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Nb、Ti复合添加时析出物的特点,即富Nb的(Nb、Ti)C以富Ti的方形(Ti,Nb)(C,N)为核心形成帽状物。
-
共1页/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