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回流区流体力学模拟计算的三种高雷诺数湍流模型的比较
在数值模拟计算领域,标准k-ε模型、CHEN-KIM k-ε模型和RNG k-ε模型属于两方程的高雷诺数湍流模型,运用这三种模型对暖通空调室内空气回流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结果表明采用CHEN-KIM k-ε模型和RNG k-ε模型的模拟结果差别不大,但二者均优于标准k-ε模型.
基于自然循环预冷过程高效低温传热方法的初步研究
提出将自然循环预冷法与低温热管技术有机结合的设想,综合自然循环和低温热管的优点,可以实现连续、快速冷却,保证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波动较小,同时具有自反馈功能.详细介绍了基于自然循环预冷及低温热管的高效低温传热单元的设计及初步试验结果.给出了该低温传热单元在微机械(MEMS)电源开发中的应用实例.
关于热声驱动器水冷却器传热和压降的讨论
作为热声驱动器的核心部件,冷却器性能直接影响整机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对两种不同型式的水冷却器的性能进行实验比较并对其各自的热阻和流阻进行分析计算,为今后的改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He气液饱和密度方程
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拟合3He饱和区气液密度实验数据,提出精度满足要求的3He气液饱和密度方程.该方程在实验点上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79%,最大相对误差为7.46%,相对误差超过2.5%的数据点有6个.该方程不仅可以用来计算饱和区气液密度,而且对将来产生3He气态和液态区的状态方程具有重要意义,为物性计算提供可靠的初值.
自然循环预冷和低温热管耦合系统的初步实验研究
介绍的高效低温传热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循环冷却法和基于自然循环预冷及低温热管的高效低温冷却方法.自然循环冷却法的特点是在大温差条件下实现物体的快速冷却.一旦被冷却物体到达或接近低温液体的温度,将产生循环动力不足的情况,必须采用诸如气体引射或容器自增压等方法加以解决.而低温热管的特点在于能在小温差条件下,传递大量的热能.文中将自然循环预冷法及低温热管技术有机结合,综合自然循环和低温热管的优点,取长补短,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降低下来,又可以保证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波动较小.文中还详细给出了基于自然循环预冷及低温热管的高效低温传热单元的设计及试验结果.
可能用于超导系统冷却的脉管制冷技术
脉管制冷机没有低温下的运动部件,具有布置方式灵活,便于实现紧凑结构,制造成本低等突出优点,因此在低振动、低电磁噪声(EMI)等高标准场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与德国吉森大学、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等单位开展广泛国际合作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深入进行了脉管制冷机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在单级脉管制冷机方面,目前获得的最低制冷温度为14.7K,这是目前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的最低温度纪录,该制冷机在20K和80K分别具有10W和100W制冷量,可望在超导磁体冷却等方面获得应用,在多级脉管制冷机方面,目前最低制冷温度达2.17K,在4.2K获得的最大制冷量为960mW,制冷效率达1.50×10^-4;最高制冷效率为1.58×10^-4,优于同类国外产品达20%,该制冷机已在德国应用于超导Josephson效应1V及10V电压标准的冷...
热声制冷的实验研究
自行研制了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实验台,着重研究了加热温度、平均工作压力、小孔开度、工质各类等因素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初步实验表明,以氮、氦及氦和氩混合物(氦占94%)作工质,分别获得了234.5K、179K及165K的无负荷制冷温度,此外,本文还指出了进一步改进方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氦氢混合工质单级GM型脉管制冷特性实验研究
针对80K温区,在一台单级GM型脉管制冷机中进行了氦氢二元混合工质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定组分的氦氢混合工质可以提高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
结冰厚度对盘管、普通冰球及蕊心冰球热阻的影响
蓄冷设备在制冰过程中,随着结冰厚度的增加,热阻增大.为了分析结冰厚度对蓄冰装置的影响,以传热理论为基础,通过结冰末期的热阻与结冰一半时热阻的对比,分析了三种蓄冰装置受结冰厚度的影响程度,并对这三种蓄冰装置做出了评价.
磁性蓄冷材料Er3Ni的吸氢量研究
磁性蓄冷材料Fr_3Ni在液氦温区的回热式低温制冷机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以He-H_2混合气体为工质的脉管制冷实验中发现Er_3Ni与H_2会发生反应,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冷机的性能。本文基于金属储氢过程的理论框架,分析了Er_3Ni吸氢的机理,并推算了Er_3Ni的理论吸氢量。对Er_3Ni在室温条件下的吸氢量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显示Er_3Ni经活化后能与H_2充分反应,并生成氢化物Er_3NiH_8,与理论推算结果非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