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循环泵泵轴性能的仿真分析
为了探究极限工况下泵轴受力变形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中流固耦合技术与CFD模块相结合的方法,模拟ZWX-1600型蒸发循环泵在不同工况下工作时,泵轴的受力情况,并将泵轴转速以及受到的扭矩、径向力、轴向力等拟合成关系曲线,基于以上数据使用nCode软件进行寿命预测,最终形成高可靠设计方案,为轴流泵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基于FPGA的高精度红外测温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针对红外测温系统测温精度受到环境影响大,拟合曲线和查找表法测量精度低和数据量大,难以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双多分段温度标定法,利用温度和灰度的对应关系,对温度和灰度首先进行分段标定,再分别进行多分段标定,并在FPGA上实现了该方法。经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测量精度低和数据量大的问题,再利用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的监测进行相应的温度补偿,可减少环境温度引起的测量误差。
仿生食品质构仪设计与试验
利用仿生技术设计了仿生咀嚼装置、仿生牙周膜,搭建了二级信号放大电路,使用Visual C++语言开发了测试软件,组建成仿生食品质构仪。使用该质构仪对苹果、胡萝卜进行了质地测量试验,并与感官评价、通用质构仪测量进行对比。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仿生食品质构仪测量结果与感官评分达到了极显著的相关性,与苹果硬度、脆性的相关系数为0.970、0.904,与胡萝卜硬度、脆性的相关系数为0.961、0.971,均大于通用食品质构仪测量与感官评分的相关系数。
基于ZigBee的WSN路由研究与实验
详细介绍了ZigBee无线协议的路由基本概念、路由算法及路由方式,并给出.了基j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过程。通过使用Microchip公司提供的TSZ-008ZigBee开发套件,进行了基于ZigBee的WSN路由的建立及确认实验。
纤维增强道路修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为提高道路修补砂浆的抗弯折性能,研究了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及玄武岩纤维单掺及复掺情况下对水泥基材料抗折强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矿物纤维对抗折强度增强效果较小;单掺聚乙烯醇纤维0.75%时,28 d抗折强度比不掺增加15%;单掺1%聚丙烯纤维时,28 d抗折强度比不掺增加16%。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及玄武岩矿物纤维复掺时,聚乙烯醇纤维对砂浆28 d抗折强度增强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大。复掺聚乙烯醇纤维0.5%、聚丙烯纤维0.5%、玄武岩纤维0.25%时,3 d、28 d抗折强度分别为9.4 MPa、13.8 MPa,28 d抗折强度比不掺纤维砂浆增加22%。
完善液压设备技术 提高稳定运行能力
工业经济的革新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被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液压由于其传动力量大,易于传递及配置,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对液压技术进行改良,充分发挥这种技术的作用,是机械制造业的研发者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刘春林是研究液压技术及液压机械设备方面的专家,在这个领域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研究成果突破了行业瓶颈,为液压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以及推广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静态均布人群对大跨人行悬索桥气动参数的影响
以某大跨人行悬索桥为例,利用ANSY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再根据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08)的行人交通级别,按照不同工况的静态均布人群密度(μ)将人体模型布置在节段模型上,以设计人-桥系统的节段模型,并通过测力和测振的风洞试验获得了不同μ的静力三分力系数和气动导数,进而研究了μ对大跨人行悬索桥的静力三分力系数(阻力系数CD、升力系数CL和扭矩系数CM)和气动导数[Hi*、Ai*(i=1,2,3,4)]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行人数量的增加,CD和CM都逐渐增大,CL则逐渐减小;2)人群密度对直接气动导数(H1*、A2*、A3*、H4*)和间接气动导数(A1*、H2*、H3*、A4*)的影响都十分显著;3)静态均布人群在改变了主梁的气动参数后,会显著影响大跨人行悬索桥的侧向和扭转的抖振响应.
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本文分析了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不当而对其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如何适当维护液压系统。
挖掘机工作装置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节能特性研究
传统的挖掘机负载敏感系统利用1根阀芯同时控制着液压执行器的进、出口油路,在实现运动控制的过程中,造成了多余的节流损失,使得系统能耗大、效率低,为此,结合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采用了5个二位二通比例阀作为主控制阀,设计了挖掘机工作装置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利用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液压系统仿真软件AMESim分别建立了负载敏感系统仿真模型和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分别对两种系统在平整土地作业工况进行了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挖掘机的动臂缸、斗杆缸、铲斗缸在两种系统中均能很好地完成指定运动轨迹,而且相较于负载敏感系统,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节能效率明显提高,平均节能效率可达到14.47%。
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主动防气穴控制研究
传统液压系统在主动型负载工况下,易出现气穴现象,从而造成压力波动、流量失控、气蚀等现象。以基于机液压差补偿的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简化液压系统原理图。为避免气穴现象,对进、出口节流特性进行分析,得到进、出口节流面积比μ的最小值。采用仿真软件AMESim,分别对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和负载敏感系统进行建模,并进行液压缸伸出工况和缩回工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载敏感系统中,随着负载F的增大,进油腔的压力会低于0,即出现气穴现象;而在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中,通过改变进、出口面积比μ,可以实现进油腔的压力保持在设定的目标压力pm左右,从而避免气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