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退火工艺对双相钢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河北钢铁技术研究总院连续退火热模拟机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双相钢金相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区加热温度升高,试样中铁素体含量下降,品粒细化,马氏体含量升高,屈服强度增加,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在820-840℃退火时伸长率达到最大值;两相区保温时间增加,组织中铁素体再结晶充分,晶粒长大,马氏体晶粒并无明显变化,室温时双相钢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明显增加;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屈服强度缓慢增加,抗拉强度缓慢减小,在时效温度230-270℃时,伸长率随时效温度升高而降低,并在290℃时取得最大值。
基于电流间接控制的STATCOM系统仿真研究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因具有无功补偿响应速度快、连续调节范围宽等优点,已经现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补偿设备之一。对不同控制策略STATCOM的补偿效果进行研究是该领域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在此对STATCOM主电路进行四重化的结构优化,有效降低谐波含量,控制策略上采用电流间接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实现了补偿系统的建模和仿真,通过比较补偿前后系统功率因数的变化,验证了所采用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一种新型双作用二级液压缸
本文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液压缸不能同时满足在安装空间小的地方使用、双向承受载荷、动作顺序确定且唯一等要求的缺点,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双作用二级液压缸。该液压缸利用结构内部形成的二级控制启闭油路,自动控制动作顺序,在不附加外部控制油路,不更改外部液压系统的条件下,实现动作顺序确定且唯一的要求。该液压缸既适用于新产品设计,又适用于对已有产品的改造。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
结合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特点,为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发展的需要,对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提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明确培养目标、在建立课程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结合,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教改研究.课程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建立模块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利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结合CIDO工程教育理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践结果表明,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AMESim的大型游乐设施-青蛙跳液压提升系统建模与同步研究
为提高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均匀负载工况下液压提升系统双液压缸不同步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6人舱青蛙跳液压提升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分流集流阀的同步方案,并根据液压提升系统的运行原理及其主要部件的性能参数,建立AMESim模型仿真分析。仿真分析表明,该同步方案能够在不影响系统稳定时间、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显著改善液压缸的同步性能,将两侧液压缸运行速度同步误差控制在0.4%,活塞杆满行程时两侧液压缸相对位移约为0.019 m,完全满足安全运行的需要。
滤清器多次通过试验台污注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滤清器多次通过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价产品的滤清性能。滤清器多次通过试验台包括污注系统、滤清器测试系统和在线颗粒计数系统。在ISO 19438-2003和ISO 4548-12∶2000的基础上对滤清器多次通过试验台的污注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改进方案可有效地提高加污流量稳定性和污染液均匀性。
热轧液压AGC的动态模型的研究
根据液压AGC系统的构成,同时考虑轧机辊系轧制力的影响,建立了热轧液压AGC系统的动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态模型简单且利于分析轧制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轧制精度的影响,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系统控制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管理
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系统故障产生的不同阐述了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管理的方法。
全液压自动猫道钻杆运移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
根据大陆科学钻探钻机自动猫道的设计要求设计了猫道的钻杆运移系统。系统具有机构新颖、动作稳定可靠、控制方便等优点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在钻井过程中运移钻杆的动作实现钻具的自动运移。简要介绍了钻杆运移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的动作流程并利用Inventor软件为设计平台建立钻杆运移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运动学仿真模拟得到钻杆运移系统与钻杆之间接触力的变化以及钻杆运移系统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为系统实际动作的优化及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液压自动猫道翻板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根据大陆科学钻探钻机自动猫道的设计要求设计了猫道的翻板机构.该机构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在钻井过程中运移钻杆的动作实现钻具的自动运移.介绍了翻板机构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机构的动作流程并利用Inventor软件为设计平台建立翻板机构模型.再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翻板机构上不同规格的钻杆进行建模分析测量钻杆的滚落速度以及钻杆与翻板机构之间的接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