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双曲面齿轮实际齿面接触分析与调整计算
为了对准双曲面齿轮实际齿面的接触区进行调整修正,基于齿面测量结果,对大、小轮齿面进行了双三次样条曲面拟合。采用齿面点二维黄金分割加密方法,编制了离散齿面接触分析算法,获得了实际齿面的啮合信息和接触印痕调整参数,为机床加工参数的反调修正提供了依据。对某车桥准双曲面齿轮副进行了实际齿面滚检试验,仿真分析与实际滚检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基于齿廓修形的大模数滚刀刃口曲线设计
针对大模数齿轮高阶修形齿廓的滚齿加工,不同的滚刀前角的滚刀刃口曲线不同,对齿轮的齿廓精度影响较大。根据滚齿加工的2自由度的齿面包络原理,计算了滚刀基蜗杆与齿面的滚切接触迹线,通过旋转投影,计算了不同前角的滚刀刃口曲线,对比了刃口曲线的形状和倾角随滚刀前角的变化情况,为滚刀刃口曲线的设计和检测提供了依据,并通过修形齿廓的滚切加工和齿廓检测验证了上述设计方法。
蒸汽流量测量中关于温度和压力补偿的实施
一、前言蒸汽流量测量中温压补偿的目的.是在蒸汽的工况偏离设计工况时.将蒸汽的密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予以修正.使测量结果接近真实流量值。因为蒸汽处于气体状态.当温度、压力变化时,其密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进行补偿,引起的误差就会很大。例如.设计压力为1MPa(表压)的饱和水蒸气,当压力下跌到0.8MPa时.密度下降到设计值的82%.若不进行温压补偿.对差压式流量计的影响将使示值升高10.4%.
凝血分析仪工作原理及校准方法
在医学上对各科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凝血分析仪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保证其准确可靠而对此类仪器开展检定/校准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适用于光学法进行血液凝固定性检查的凝血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校准方法.
在线仿真系统在生产计划与调度中的应用
研究了在线仿真系统的系统数据模型设计、软件应用框架设计及系统的集成方式等关键技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了仿真系统,通过与生产系统进行在线数据交互解决了系统初始化问题,探讨了如何应用在线仿真系统对车间生产计划进行验证、对实时生产计划的健壮性进行评估以及再调度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这种方式可以为企业进行长期及中短期生产计划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不发火混凝土在肯尼亚蒙内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在东非肯尼亚蒙内铁路工程中,车站的装机维修保养车间等设计有不发火的细石混凝土地面,以防止在遭遇撞击或摩擦的情况下产生火花。本文从东非地区当地原材料入手,通过对不同混凝土配比的工作性、强度及不发火性能的对比研究,采用当地地材配制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发火混凝土,并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叙述。
带轴锥齿轮超声研齿振动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为了满足带轴锥齿轮超声研磨加工的谐振频率要求,利用波动理论对不同结构的3种带轴锥齿轮的超声变幅系统进行谐振设计,建立了统一的谐振频率方程,并对位移放大系数和最大应力进行了比较。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由复合变幅杆和换能器组成的超声激励-变幅振动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最后对超声振动系统进行了阻抗分析和频率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超声振动系统的谐振频率为23.269kHz,与设计频率误差约1.17%,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和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设计的准确性。
基于不同油品的传递效率优化试验研究
环境保护升级和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要求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变速器作为传动系统关键的零部件之一,直接影响整车的NEDC循环燃油消耗量。基于NEDC工况,开展了基于不同优选油品的变速器传递效率的优化提升试验研究,并对比了不同挡位、不同输入转矩、不同输入转速等因素对油品的传递效率改善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优选油品2尽管黏度相比基础油变化不大,但其对传递效率的改善仍然明显;不同输入转速与不同挡位下的传递效率存在差异,但基本不影响油品对传递效率的改善效果;变速器输入转矩越大,传递效率越高,但油品对传递效率的改善效果下降;优选油品2对传递效率的优化提升达到2个百分点左右,整车NEDC循环市区燃油消耗量降低3%。
准双曲面齿轮真实齿面研磨位置控制研究
为改善准双曲面齿轮副的研齿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齿面的齿面研磨位置控制方法。对准双曲面齿轮真实齿面进行测量,并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对实测点进行拟合,采用真实齿面接触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磨运动参数V/H/J与齿面接触位置变化的数学关系,建立了齿面研磨点位置和移动方向的齿面研齿控制模型。数控滚检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精确实现准双曲面齿轮副的全齿面研磨。
基于CVT变速器的燃油经济性优化潜力研究
为了获得某CVT车型速比参数优化对燃油经济性直接改善的潜力,首先,获得了NEDC循环中的发动机运行工况分布特征,市区循环中绝大部分工况都处于最佳燃油经济性曲线以下。随后,根据速比控制方法评估了可以优化的区域,其中市区循环中7%的工况可以优化,市郊循环中部分工况(车速达到70 km/h和100 km/h时),由于速比限值限制无法优化调整。根据仿真结果,仅调整CVT变速器的速比参数,包括调整部分工况至最佳燃油经济性曲线上,或在全部区域内优化,或放宽CVT变速器的速比范围,最大节油潜力的直接贡献达到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