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基于跳频的散射通信新方法与仿真研究

作者: 张之栋 安宁 马宇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日期: 2025-02-07 人气:91
基于跳频的散射通信新方法与仿真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跳频的散射通信新方法,使用跳频对抗散射通信衰落。建立了跳频散射通信模型,给出其接收信号算法流程,并对其进行仿真。探讨了基于Simulink仿真环境的跳频扩频通信信号质量监测,采用伪随机数驱动信号集对系统跳频扩频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使其对核心信号的信噪比影响降到最低,以便在后续信号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软件高保真地提取相关信息。对通信质量,通信中的干扰与杂波、衍波、噪声等进行有效模拟,同时监控通信信号的质量。基于Simulink仿真,对扩频通信系统进行优化,基于通信去噪估计有效克服信道的多重性,抑制噪声放大。

环形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品离心成型试验研究

作者: 黄福云 桂奎 林潮 黄伟 马宇 杨芳芳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日期: 2024-11-29 人气:73
为改善环形UHPC制品离心成型质量问题,试验研究了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减水剂、骨料掺量等因素对环形UHPC制品离心成型质量的影响。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单掺细骨料UHPC制品随着水胶比的增大,其壁厚不均匀度也随之增大,制品离心成型难度也越大;双掺细骨料UHPC制品随着水胶比的增大,其壁厚不均匀度基本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适宜双掺细骨料UHPC制品离心成型的水胶比范围比单掺细骨料UHPC制品的大;减水剂用量宜为1.2%~1.5%,当减水剂用量超过2.0%时,制品无法成型;含粗骨料UHPC制品的水胶比范围宜为0.16~0.17,钢纤维掺量与粗骨料体积含量呈反比关系,骨料的掺加能防止钢纤维“跑偏”,减少钢纤维集中分布在最外层现象的发生;采用离心成型工艺,单掺细骨料UHPC制品的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90~150 mm,双掺细骨料UHPC制品的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80 mm。

液压摆缸叶片密封的疲劳失效研究

作者: 马宇 谢良喜 加闯 黄海祺 蒋林 来源:润滑与密封 日期: 2021-10-11 人气:124
液压摆缸叶片密封的疲劳失效研究
以液压摆动油缸叶片密封为研究对象,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建立叶片密封疲劳寿命预测公式;采用Mooney-Rivlin本构模型表征密封件的力学行为,利用ABAQUS对密封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预压缩率和工作油压对叶片密封疲劳失效寿命的影响;应用疲劳... 展开更多

对适用于液压支架结构件机器人焊接的拼装工艺分析

作者: 胡增光 马宇 崔磊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日期: 2021-10-08 人气:78
对适用于液压支架结构件机器人焊接的拼装工艺分析
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综采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液压支架作为采煤工作面的主要承压设备,其稳定性直接决定着采煤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液压支架焊接工艺尤为重要。常用的液压支架结构件制作工艺为机器人焊接拼装工艺,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因此,以某企业的液压支架掩护梁结构件为例,开展了对适用于液压支架结构件的机器人焊接拼装工艺的分析。

液压支架焊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分析

作者: 马宇 胡增光 崔磊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日期: 2021-09-26 人气:84
液压支架焊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分析
随着智能化矿井的不断建设,液压支架逐渐成为采煤工作面的主要支护装备。在液压支架生产过程中,部分液压支架由于焊接和设计的不合理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液压支架开裂和液压支架变形。一旦液压支架产生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因此,加强对液压支架焊接质量的管理尤为重要。基于此,分析液压支架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接触网结构快速有限元分析研究

作者: 周干 王红卫 马宇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12-10 人气:168
接触网结构快速有限元分析研究
针对在进行接触网有限元分析中,改变接触网结构及载荷等参数需要再次进行建模计算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一套以VB.NET为平台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的接触网专用计算分析系统。该系统根据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实现接触网的结构参数化建模,把MATLAB编写的M函数,用.NET Assembly编译成动态链接库文件,进行接触网的载荷参数计算,从而实现了接触网的静态计算、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以及谱分析。以接触网整体挠度分析为例,对比文献分析结果,从而验证了该快速化分析系统的正确性。

细长旋成体大迎角绕流中的头涡与卡门涡的脉动压力特性

作者: 马宇 刘沛清 邓学蓥 邵延峰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04 人气:84
细长旋成体大迎角绕流中的头涡与卡门涡的脉动压力特性
在迎角很大时细长旋成体背部流场沿轴向通常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其中卡门涡脱落区域位于后体,而头涡区域靠近旋成体头部.为了寻求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在两个风洞中分别用两个细长体模型进行测压和流动显示实验,得到了沿旋成体轴向不同区域的压力脉动特征,即头涡的脉动幅度相对卡门涡较大,而频谱峰频率则较低,而且随着迎角的进一步增大,头涡区会完全消失.
    共1页/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