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1世纪初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
从国际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和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出发,展望了21世纪初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技术课题。重点介绍了动态质量测量、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控制器和电子衡器的发展。提出电子称重技术是集机械,电子,材料,信息和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重研究与设计的同时,更要重视工艺和管理。
称重传感器的可靠性与故障
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称重传感器的重要质量指标,其中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基础。本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402)的有关规定,阐述了称重传感器的可靠性:“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各项技术性能并稳定工作的能力”,指出可靠性是由称重传感器的故障引发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减少故障提高可靠性的途径和称重传感器可靠性设计、控制与管理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称重传感器的故障类型,并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称重传感器的常见故障诸如电桥电路故障、零点输出不稳定或零点温度漂移较大、非线性超差、滞后误差、蠕变误差、防护与密封故障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技术集成性与环境适应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经过种种改进、创新和发展,其工作原理、制造技术与工艺已相当成熟,大幅度提高准确度的必要性已相对减弱,作为电子衡器的核心部件,解决它在应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出现的种种问题,提高环境适应性,是近年来称重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明显特点。结合国内外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技术发展概况,介绍了弹性元件与承载压头、底垫、安装平台的技术密集型组合,各部件结构形状、制造材料、加工方法、热处理工艺的合理匹配;制造工艺中的支持工艺、基础工艺、核心工艺、特殊工艺的科学运用和集成;加强防护密封技术与工艺研究,提高称重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
整体三柱、四柱型称重传感器的力学特性分析
整体多柱型称重传感器是20世纪90年代柱型称重传感器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非线性补偿技术的一次飞跃。近些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开始生产此类产品,为此在对单柱型称重传感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整体三柱、四柱型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特点与力学特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计算这两种结构抗偏心载荷、侧向载荷的能力。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的新发展
本文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称重传感器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其相关的电阻应变计、防护与密封等技术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技术研究的方向与课题以及纳入的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的新产品。在分析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称重传感器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差距,提出我国称重传感器技术攻关方向与内容。
轴对称扭环型称重传感器的力学特性与简易计算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提高称重传感器的准确度和耐受非常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德国SCHENCK(申克)公司研制出轴对称扭环型称重传感器,HBM公司和EHP公司研制出轴对称弯曲环型称重传感器,在普通和特种电子衡器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在测试、应用这两种称重传感器的基础上,介绍了轴对称扭环型和弯曲环型弹性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分析了六方形截面扭转环和矩形截面弯曲环的力学特性,给出了弹性元件的简易计算方法。
称重板的受力分析与理论计算
公路车辆重量超限已成为世界难题,对此世界各国都是通过限定车辆轴重来控制的,我国也是如此。为此介绍欧关一些国家检测监督车辆轴重超限用集成化称重板(weighpad)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与理论计算,并以10t剪切型称重板为例进行结构设计与计算。
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推算称重传感器的误差
利用数学模型对影响称重传感器性能的诸因素、各项电路补偿误差进行分析,已成为现代称重传感器设计与误差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文参照国外称重传感器制造公司常用的分析方法,在传统温度补偿的基础上,建立称重传感器温度特性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拟合公式对温度效应,主要是温度视应变,电阻应变计灵敏系数的温度影响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蠕变效应和电阻应变计在弹性体上的定位误差进行分析和推算。
电子汽车衡的简易设计与计算
本文介绍了在不具备利用有限单元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电子汽车衡承载器结构强度与刚度的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简易计算和分析方法,根据外载荷分布建立承载器的力学模型,对强度、刚度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汽车驶上承载器所需的水平抑制力、防止倾翻力矩等进行计算。
动态和数字称重技术发展概况与研究课题
动态称重、数字称重是电子称重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当前研发热点。文章结合国内外动态称重、数字称重技术发展现状与进展,在分析静态称重与动态称重不同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动态质量测量的最新课题和几种新型动态称重传感器。在分析数字称重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数字称重传感器,代数显功能的数字接线盒(即数字接线盒与数字称重仪表一体化)组成的数字称重系统和数字称重技术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