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油气水三相流计量标定装置

作者: 孙迪非 王池 张建军 金学锋 李瑞峰 陈雪梅 张元伟 来源:中国计量 日期: 2024-02-01 人气:25
油气水三相流计量标定装置
目前,油气水三相流计量技术一直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其深入研究、实验和检测需要一套基础的实验、标定装置平台及环境支持。油气水三相流计量标定装置的研制设计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基础性的特点,既推动了油气水三相流计量技术的发展,又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磷建筑石膏制备墙体灌浆料的试验研究

作者: 陈德玉 刘元正 陈雪梅 刘路珍 董国胜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日期: 2023-09-18 人气:190
磷建筑石膏制备墙体灌浆料的试验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对磷建筑石膏墙体灌浆料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配比为:粉煤灰10%,生石灰3%,柠檬酸钠0.1%,减水剂0.6%以及水膏比为0.46。其2h抗折强度2.52MPa,2h抗压强度7.75MPa,初凝时间14min,终凝时间21min,流动度208mm,满足现场石膏浇注的施工工艺要求以及非承重墙体强度的技术指标。最后对其放射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固硫灰制备灌浆材料的试验研究

作者: 刘元正 陈德玉 陈雪梅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日期: 2023-09-04 人气:186
固硫灰制备灌浆材料的试验研究
以燃煤发电厂固体废弃物流化床固硫灰作为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掺合料,利用燃煤固硫灰火山灰活性、自硬性降低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水泥用量,利用其膨胀性,减少甚至不使用膨胀剂,配制出低成本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灌浆材料。

高强再生轻骨料和玻璃微珠配制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研究

作者: 陈雪梅 严云 张旭 胡志华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日期: 2023-09-01 人气:167
高强再生轻骨料和玻璃微珠配制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研究
采用高强再生轻骨料和玻璃微珠,利用体积法配制出了性能满足预定控制要求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玻璃微珠、水泥品种、骨料掺量对轻质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玻璃微珠的粒度和掺量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使用高强再生轻骨料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试验配制出了表观密度1520kg/m3、28d抗压强度58.9 MPa、比强度1.0667、工作性能较好的轻质高强混凝土。

一种新型动力吸振器的液压管道减振试验研究

作者: 刘彬彬 陈果 赵正大 陈雪梅 侯民利 罗云 来源:噪声与振动控制 日期: 2023-07-27 人气:147
一种新型动力吸振器的液压管道减振试验研究
针对文献[7]设计的一种新型的管道动力吸振器,进行真实液压管道的减振实验。该减振器能够针对难于施加卡箍的管道系统实施有效减振,主要由质量块、弹簧片组成,通过移动弹簧片上的质量块位置,可以有效抑制管道强迫振动及多个倍频激励下与管道固有频率发生的共振。针对某真实液压动力源一段悬空管道振动剧烈的问题,设计加工两个新型管道动力吸振器,利用其对不同压力下的真实液压管道进行减振试验,对于由于压力脉动所导致的脉动频率分量振动,在X、Y和Z方向均实现了有效地减振。液压试验台的管道减振试验充分表明所设计的管道动力吸振器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离心泵叶轮中固体颗粒的运动研究

作者: 许洪元 陈雪梅 来源:流体工程 日期: 2020-09-15 人气:148
离心泵叶轮中固体颗粒的运动研究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离心泵叶轮中固体颗粒运动轨迹及其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大的颗粒,在离心泵叶轮中,其轨迹总是趋向叶片压力面。对于转速高的工况,颗粒也向偏于压力面方向运动。

超声驱动二维柱塞泵瞬时流量脉动分析

作者: 方继根 王西峰 吴进军 刘晓华 吕晋 陈雪梅 朱宇宏 来源: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日期: 2020-07-13 人气:98
超声驱动二维柱塞泵瞬时流量脉动分析
课题在分析超声驱动二维柱塞泵结构、驻波驱动运动学的规律和凹槽曲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二维柱塞泵的流量脉动特性,应用Matlab编程计算出流量脉动大小,并得出流量脉动曲线。最后在二维柱塞泵排量相同的条件下,对比等加速、均加速、余弦加速度和正弦加速度凹槽曲线所对应的流量脉动大小,为超声驱动二维柱塞泵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模态分析的某型飞机液压管路故障诊断

作者: 寸文渊 赵正大 陈果 张茂林 陈雪梅 侯民利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9-08-01 人气:112
基于模态分析的某型飞机液压管路故障诊断
针对某型飞机液压管路吸油模块与扩口式直角接头连接处螺纹损坏,接头脱出,导致液压系统漏油的故障,建立了管道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管道模态仿真分析。发现故障管道出现了导致管道故障的危险模态,该阶模态频率范围正好在发动机的工作转速范围内,在发动机振动频率的激励下,激发该阶模态振动,引起管道共振,产生很大的作用力,导致连接螺纹损坏和接头脱出,从而形成故障。基于模态分析方法,对该管道进行了改进,有效地避免了该阶模态的出现。实际的飞机管路系统的改进效果表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共1页/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