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Ni_(50.3)Mn_(24.5)Ga_(25.2)单晶预相变特性的影响
用提拉法生长的Ni50.3Mn24.5Ga25.2单晶样品,在真空中进行多种形式的热处理。通过测量交流磁化率曲线,研究了退火和淬火对Ni50.3Mn24.5Ga25.2单晶预马氏体和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退火会明显降低预马氏体相变的温度,而对马氏体相变影响较小。还发现在1023K以下,预马氏体相变会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步变得明显,而在1023K以上,则呈相反的趋势。另外,实验还表明,经过高温淬火后的样品,再次通过一定的退火处理,样品将恢复明显的预马氏体相变征候。分析表明,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晶体的内应力来影响预马氏体相变征候的。
不同稠度状态混凝土采用二次搅拌工艺与普通搅拌工艺的对比研究
采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试件的强度平均值和离散系数随搅拌时间的变化袁征混凝土的搅拌均匀性,当离散系数随搅拌时间变化稳定时,则认为搅拌完成。通过调整配合比改变混凝土稠度,在普通搅拌工艺下,所需搅拌时间大致为大流态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普通塑性混凝土。水分的减少、砂率的增大、粉料的增多,均不利于混合料的混合,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搅拌时间;而先拌合砂浆30s+混凝土拌合30s的二次搅拌工艺下,与普通搅拌工艺对比,不仅对强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降低离散系数,改善混凝土的均匀性,而且有效增加混凝土的拌合效率,提高混凝土的单位产量,解决某些混凝土拌合难度较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单元结构尺寸对不锈钢/空气二维声子晶体声波禁带的影响
使用平面波展开法,讨论了单元结构尺寸对正方形排列的不锈钢/空气二维声子晶体声波禁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填充率(晶格常数)增大时,最低禁带宽度增大(减小);最低禁带中心频率基本不受散射体半径的影响,但随晶格常数的增大而降低.
(Ca1-xBax)[(Li1/3Nb2/3)0.95Zr0.15)]O3+δ陶瓷微波介电特性
研究了A位Sr^2+取代对(Ca1-xSrx)[(Li1/3Nb2/3)0.95Zr0.15]3+δ(0.0≤x≤0.2,CSLNZ)陶瓷的微观结构及微波介电特性的影响。当0≤X≤20%(摩尔分数)时,体系为单一钙钛矿相,随Sr^2+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增大,而品质因素先增大,x=0.05时,开始下降。用键价理论分析了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随B位键价的变化关系。当Sr^2+含量为5%(摩尔分数)时,陶瓷微波介电性能最佳:εt=32.5,Qf=13500GHz,τf2.4×10^-6/℃。
正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在丙烯酸酯密封胶中的应用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接枝于聚磷酸铵(APP)表面,然后加入水解后的正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引发共缩合反应,成功制备出改性聚磷酸铵(C-APP)。采用FT-IR、XPS、SEM等方法分别对APP和C-APP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长链烷烃及Si—O—Si结构接枝于APP表面,疏水角由20.0°变为146.9°。以此为基础,将APP和C-APP加入到丙烯酸酯密封胶(AS)当中,制备出一系列阻燃AS复合材料并对其阻燃性能、耐水性、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C-APP可以进一步提升A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加入20%(质量分数)C-APP时,LOI达到26%(体积分数),UL-94等级为V-0级;APP/AS浸水后失重率为17.5%,而C-APP/AS则降低至9.6%;此外,C-APP的加入改善了A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增进了APP与AS的相容性。
多场耦合作用下流变液悬浮性态仿真与分析
仿真分析了磁场和剪切场作用下双分散、单分散磁流变液的微观结构演化,从4个方面考察了磁流变液悬浮性态:微观结构相变,链长分布,聚合结构各向异性和悬浮粒子运动涨落。结果表明,在磁场作用下,场强幅值越高,相态迁移的时间越短、簇-墙相越明显;在低磁场时,双分散悬浮较单分散悬浮容易形成长链,而在中、高磁场时,单分散悬浮却较双分散悬浮容易形成长链;磁极粒子具有智能特性,在无剪切场作用下总是寻找最易形成墙的方向排列成簇,而在稳态剪切作用下沿流场方向形成通长墙相以抑制流场的输运;外加磁场有助于减小悬浮粒子的运动涨落,但在剪切场的引导作用下,磁场强度的变化对悬浮粒子运动涨落无明显影响。
壁面特征对磁流变液传力性能的影响
为了保证磁流变传动装置的动力传递效果,采用实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壁面材料、表面粗糙度大小、壁面形貌、滑差转速及工作间隙对磁流变传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壁面材料对磁流变液动力传递效果影响较为明显,材料磁导率越低,传递转矩越小,容易发生壁面滑移现象;壁面形貌亦为影响传力效果的主要因素,凹凸同心圆表面减弱了磁流变液的传力性能;高滑差转速时,磁流变液颗粒成链较为复杂,其传递转矩随滑差转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工作间距对其传力性能影响不大。
壁面形貌对磁流变液滑移特性的影响
为了分析传动壁面形貌对磁流变液滑移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磁流变传动性能实验台,分析了传动壁面沟槽形状、沟槽密度、沟槽深度、纹理类型等对滑移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滑移强度与传动壁面表面形貌有关,壁面沟槽形状对滑移强度影响并不明显,三角形截面形状略优于矩形;增加沟槽密度可提升磁流变液的传动能力,沟槽深度在0~0.5mm范围内存在最优值;同心圆、光滑、凹坑及径向辐射条纹4种壁面形貌中,滑移强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径向辐射条纹、凹坑、光滑、同心圆,改变壁面形貌可使滑移强度提高10%。
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对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磁流变液的的沉降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种类和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条件下的磁流变液样品性能上的差异,探究表面活性剂HLB值对磁流变液抗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随着HLB值的减小,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有所提高。此外,还引入了接触角概念,分析在磁流变液的制备过程中测量分散颗粒对基液的润湿性的影响,探究基于磁流变液的抗沉降稳定性的新的评价方法。
半主动控制电流变液压悬置隔振性能仿真研究
对半主动控制式电流变液压悬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考虑阻尼通道及电流变液的特性建立了该悬置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选择模糊控制作为控制算法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该悬置的隔振性能.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采用半主动控制式电流变液悬置的动力总成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将其结果与采用被动悬置的动力总成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加控制之后动力总成的振动将大为降低这说明采用半主动控制式电流变液压悬置能很好地改善悬置的隔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