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相关时延估计在被动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广义相关是解决时延估计的重要技术措施,采用极大似然加权进行时延估计时方差可达到克拉美罗界。计算机仿真结果和湖试数据分析表明,将广义相关时延估计法应用于被动定位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另外,对影响被动定位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双基地声纳海底混响面元划分与建模
鉴于影响双基地声纳性能主要因素之一的混响面元的划分和计算的研究少有公开报道,提出一种双基地声纳海底混响区域的面元划分方法,建立了基于SSA海底散射强度模型的双基地声纳海底混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产生混响的海底区域进行有效地估算,并得到双基地声纳海底混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双基地声纳系统的性能评估和合理配置、使用提供了有效的模型。
阴天条件下草地和伪装涂层的光谱偏振特性
通过外场实验,研究了在阴天光照条件下,探测角、方位角、探测波段等因素对深绿色、浅绿色伪装涂层和草地偏振度探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阴天光照条件下,伪装涂层偏振度的探测结果主要受探测角和探测波长的影响较大,受探测方位角的影响较小;而探测角、探测波长以及探测方位角的变化对草地偏振度的探测结果影响不大,草地的偏振度始终保持在0.1左右。因此,合理地选择偏振成像探测条件可以使伪装涂层与草地之间的偏振度存在较大差异,利用该差异可以对传统伪装涂层涂覆的目标进行有效地探测和识别,因而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
基于光电经纬仪的布站研究
在高炮火控系统靶场试验中,通常利用光电经纬仪测量目标坐标。由于多数经纬仪没有测距装置,只能通过两站交汇的方式确定目标的坐标,但经纬仪的布站位置不同,将导致测量的精度也不同。因此主要从布站最佳条件入手,通过对光电经纬仪的布站研究,提出最佳布站方案。
基于低功耗器件的固态矢量地磁探测器
针对目前磁场矢量测量动态响应慢、功耗过高等问题,进行研究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高性能固态三轴磁探仪。磁敏器件采用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的固态磁传感器SEN-L数据采集模块采用低功耗PNI11096芯片,并通过SPI总线与单片机数据通信。同时,采用低功耗微电子芯片、合理的供电方式、时钟频率和软件低功耗等措施充分降低总功耗。实验表明:该系统具较好的低功耗和动态响应特性,以及良好磁探能力。
电容式微机械静电伺服加速度计模型建立
阐述了电容式微机械静电伺服加速度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分析并建立了在空间任一给定加速度a下加速度计的静态、动态和电模拟模型,指出敏感质量块各方向上的运动仅决定于该方向的加速度,由此建立各方向上的运动方程,并给出各参数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计的设计和仿真奠定扎实基础.
梳状电容微加速度计结构设计和分析
阐述了双侧梳状电容微加速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借助该模型分析了在1g加速下梁的长度变化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和系统对正弦激脉冲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为加速度计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地下铁磁物体的分步磁定位方法
针对地下铁磁物体埋藏深度大、测量范围受限、各种干扰因素多、与周围介质间磁性差异小难以定位的情况,提出一种分步磁定位方法。首先根据不同深度面上所有测量点的磁场突变值确定铁磁物体顶端所处深度,再利用磁梯度异常和磁场随距离衰减规律实现对磁性体顶端位置的准确定位。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对于地下铁磁物体具有定位准确和成本低廉的优势。
靶场光电经纬仪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在靶场武器试验中,为了获得完整的弹道参数,常常采用多台光电经纬仪联合观测,对目标实施跟踪定位,这样就出现了多个冗余观测,影响对目标的判决。提出一种组网布站测量中光电经纬仪数据融合处理的方法。首先对多站观测数据进行时间和空间配准,将其统一到某一基准坐标系原点和参考时间起点,然后采用最优加权融合估计或最小二乘融合估计,获得目标的精确位置。对两种数据融合处理方法进行了实际测试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k台光电经纬仪对同一目标交会测量,最优加权融合估计测量精度至少提高了以倍,计算量小,可用于实时中心融合和目标引导。最小二乘融合估计方法对坐标x,y,z所作的融合估计精度较高,一般小于0.2m,但计算量大,适合于事后精确处理。
基于双频多普勒法的超声波流量测试
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易受振动影响,为此提出了双频法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结合的,适用于车辆恶劣环境下的热平衡冷却介质流量测试方法。采用Simulink图形化工具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频法能有效地消除振动对流量测试的影响,提高流量测试精度,可以满足对车辆热平衡冷却介质进行流量测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