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不同车速下高速列车头车气动噪声数值模拟

作者: 李扬 罗江泽 刘晓日 黎苏 邓展鹏 聂锐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4-11-11 人气:185
不同车速下高速列车头车气动噪声数值模拟
对某型号高速列车头车构建1∶1三维模型的CFD网格,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并将结果进行公式拟合。模拟研究在列车直行且无侧向风条件下,改变列车行驶速度,高速列车头车表面气动噪声源分布规律以及列车表面气动噪声与车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头车表面气动噪声主要产生在头车尖端,且受流线型曲面光滑程度影响较大,受流线型曲面之后的部分影响较小;高速列车头车表面气动噪声声功率与车速的5.6次幂成正比。降低头车表面气动噪声的措施为增大流线型曲面的曲率半径等。通过对不同车速下高速列车头车表面气动噪声源的数值模拟仿真计算,为列车模型风洞实验以及实车测试提供数据参考,也对高速列车降低气动噪声提供一定依据。

自准直仪法测量柴油机机体主轴承座孔同轴度

作者: 范一平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4-08-28 人气:8
自准直仪法测量柴油机机体主轴承座孔同轴度
本文介绍了用自准直仪法测量柴油机机体主轴承座孔同轴度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大型孔系零件的同轴度测量,测量方便快捷,准确度高。

基于Mega48单片机的单芯片转速表设计

作者: 王明杰 刘丽君 谭振玲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3-04-28 人气:10
基于Mega48单片机的单芯片转速表设计
本文作者从实际应用出发,利用AVR系列Mega48单片机制作的单芯片转速表,并经过实际应用检验,在测量精度、对传感器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与传统发动机转速表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结构和成本方面,则大大优于传统转速表,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NTS-352全站仪圆柱偏心测量的原理及精度分析

作者: 高建尽 韦国和 李应超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3-04-25 人气:3
NTS-352全站仪圆柱偏心测量的原理及精度分析
南方NTS-352全站仪是一种加入了先进固化了的系列测量程序的测量仪器,本文阐述了全站仪圆柱偏心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该型全站仪圆柱偏心测量精度进行了测试。

轮背空腔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气动轴向力的影响

作者: 李文娇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2-11-14 人气:111
轮背空腔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气动轴向力的影响
建立涡轮增压器仿真计算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分别制定轮背空腔径向间隙、轴向间隙的增加、减小方案,研究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气动轴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背空腔间隙对轴向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轴向力随间隙的减小而降低,其中径向间隙对轴向力的影响更大,同原方案相比,径向间隙方案在小流量工况下轴向力最大变化为21.92%,在大流量工况下轴向力最大变化为38.00%,轴向间隙方案使轴向力变化不超过6.26%。

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的实验模型研究

作者: 亢佳贺 刘晓日 王儒枭 胡佳岑 秦博 黎苏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2-04-12 人气:123
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的实验模型研究
利用声学风洞模型试验的快捷、方便、实验可重复等优势,进行风洞仿真试验,研究高速列车外部气动噪声的频谱特性以及随车速的变化关系。根据相似理论搭建高速列车模型风洞试验系统;进行高速列车外部气动噪声的近场测量,对声压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并运用互谱法得出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声强的频谱分布;建立高速列车仿真模型,仿真高速列车外部气动噪声特性。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热冲击工况中冷却模块密封方式优化设计

作者: 成敬敏 李建文 王洪忠 王磊 王慧辉 李寒寒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2-03-09 人气:108
热冲击工况中冷却模块密封方式优化设计
针对发动机热冲击运行工况中冷却模块密封面存在的漏水风险,建立机体、冷却模块、螺栓、垫片的有限元模型,对冷却模块在热冲击工况中的密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螺栓数量及垫片材料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螺栓数量时密封效果改进不明显,采用回弹性(补偿量)更大的不锈钢SUS301新垫片密封效果较好。经热冲击工况耐久试验考核,采用新垫片密封的发动机未出现漏水故障,为后续密封方式设计提供参考。

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密封失效分析

作者: 李杰 于洪涛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2-03-09 人气:87
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密封失效分析
为解决喷油器回油管密封失效问题,以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喷油器回油管漏油问题为例,根据喷油器回油管的密封原理,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bacus和网格划分工具Hypermesh对喷油器回油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查找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回油管与喷油器回油锥孔之间的接触密封面积小导致材料塑性变形和密封环线部分翘起是密封失效的原因。改进回油管结构,将回油管密封方式由线接触更改为面接触;同时改进喷油器与回油管的连接套结构,加强喷油器与回油管的紧固;将压紧锥面密封更改为过油螺栓加复合式密封垫圈的密封结构。对改进后的回油管进行500 h耐久试验,结果表明回油管没有出现漏油故障,改进措施有效。

齿轮传动水泵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及改进

作者: 刘井年 李建文 申加伟 张志权 时胜文 陈国强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2-02-22 人气:120
齿轮传动水泵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及改进
针对柴油机齿轮传动水泵机械密封失效问题,对水泵进行失效模式机理分析、试验验证,得出导致水泵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水泵转速波动大。为降低水泵转速波动,优化柴油机发火顺序、优化减振器匹配以降低曲轴转速波动,优化齿轮系以降低高压油泵、凸轮轴等附件振动冲击影响。试验验证表明,改进方案有效,可以采用转速波动量化评价齿轮水泵可靠性,为柴油机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发动机漏水故障分析与密封结构优化

作者: 袁明珂 王立杰 孟范胜 刘金宝 董媛 来源: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日期: 2022-02-09 人气:77
发动机漏水故障分析与密封结构优化
针对采用过盈配合密封的发动机出水管管接头漏水故障率高的问题,通过对漏水故障件的拆解、分析,确定漏水的主要原因为人工装配过程不规范及管接头粗糙度不达标。采用出水管固定工装、提高管接头头部粗糙度要求、管接头压装工装等改进装配工艺,重新设计2种管接头新螺纹密封结构等优化措施,并进行装配工艺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过盈配合密封方式受到装配过程、零部件一致性等因素影响较大,不建议采用;F型螺柱密封结构可靠,漏水故障率仅为0.6%,且无需涂胶,对零部件螺纹配合要求不高,可有效解决管接头漏水问题。
    共3页/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