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ZJ30DB钻机起升油缸空载回收时效
ZJ30DB钻机为满足快速拆卸安装、检修、检查、运输方便等要求,模块化设计,井架采用K型伸缩式套装结构,主要由井架上体、井架下体、井架底座总成组成。钻机的起放是利用2个3级双作用起升油缸为动力,整体起升和下放底座和井架,由于是2个起升油缸,控制方式采用负载感应比例换向阀加平衡阀,从而使起升、下放过程保持平稳和保护井架、底座作用。但在起井架过程中油缸空载回收有杆腔与无杆腔压力差很小,油通过平衡阀和比例换向阀回油非常慢,导致油缸空载回收速度缓慢达到110分钟,通过充分论证安全性后,在平衡阀前与主回油口之间安装一条旁路,通过一个高压球阀控制,油缸空载回收时间将能大大缩短,提升效率,节约钻机安装时间。
固溶时效对QAl9-4-3铝青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采用SEM、XRD、EDS、TEM、室温拉伸测试、硬度测试、摩擦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时效温度和固溶温度对自行研制的QAl9-4-3铝青铜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降低或固溶温度的升高,原β硬相区的马氏体特征越来越明显;固溶温度的升高还使β硬相区的面积率增大,使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增大,但降低了伸长率。获得的最佳固溶时效工艺为:(910℃,3h)固溶后水淬+(480℃,1h)时效后空冷。该状态下,合金中原β硬相区的显微硬度为270HV,其与α软相的面积比为71:29,使合金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抗拉强度为887MPa,硬度为253HBS,伸长率为7.3%,前两种性能分别较其挤压态合金的提高了22%和33%;其摩擦因数仅略高于挤压态合金的,但磨损率较挤压态合金的降低了27%,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
固溶方式及时效对Al-Mg-Si-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及晶间腐蚀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固溶方式及时效对Al-Mg-Si-Cu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逐步提高固溶温度的强化固溶,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过饱和度;同时强化固溶和双级固溶方式能有效改善时效后合金的第二相析出及分布状态,有利于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提高;经强化固溶、双级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平均腐蚀深度分别为295MPa和39μm,具有良好的强度及耐晶间腐蚀等综合性能.
15-5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最佳固溶保温时间
从保证零件热处理性能、优化现场工艺的可执行性方面考虑,采用检测15—5PH不锈钢固溶后晶粒度及自由铁素体含量、时效后力学性能等指标的方法,对不同保温时间的固溶时效处理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保温时间过短时,自由铁素体含量〉2%,存在固溶不充分的风险,应避免选取最短保温时间。
Al-Er-Zr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
利用显微硬度、TEM、HREM等测试方法对Al-Er-Zr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及析出相Al3(Er1-xZrx)的粗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元合金Al-0.04Er在375℃时效5 min后出现硬度峰(约为40.3HV),随后迅速下降出现过时效;添加Zr能够显著提高其热稳定性,三元Al-Er-Zr合金中过时效现象显著滞后于Al-Er二元合金。在三元合金Al-Er-Zr中,随着Zr含量的增加,合金在长时间时效后,由于Er、Zr的协同析出而出现第二个更高的时效峰值,约为53.5HV,明显高于Al-Er二元合金的硬度。Al3(Er1-xZrx)粒子在高温粗化过程中逐渐长大,其平均直径d与退火时间t的关系符合LSW理论中的关系式。
预应变量和时效温度对X80管线钢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拉伸预应变和时效温度对X80管线钢板应变时效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时效后管线钢的拉伸曲线由拱顶型连续屈服曲线转变为吕德斯伸长型屈服曲线;时效后管线钢的强度升高,屈强比增大,伸长率下降。预应变量越大、时效温度越高,应变时效后的性能降低越显著。预应变量小于2%时对管线钢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种QBe2小孔零件的加工方法
零件材质为铍青铜QBe2棒料,热处理要求为280-320HV,要求能承受超过500次的通电打窝冲击,且西φ14mm小孔不得出现过量塌边变形。针对该零件的结构特点、难点,对加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小孔口易塌边变形的问题,保证了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