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碳化试验的结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研究
针对某水工混凝土结构实体,对不同部位、不同强度的不带浆层芯样(A类试件)、带自然碳化浆层芯样(B类试件)进行了快速碳化试验,分别建立了A、B类试件在自然碳化环境下的碳化深度预测方程。结果表明:A类试件的早期碳化深度小于B类试件;随着碳化时间的增长,A类试件的碳化深度会超过B类试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大,A、B类试件达到相同碳化深度所需的时间越长;A类试件的碳化速度系数大于0.50,而B类试件的碳化速度系数小于0.50,说明自然碳化浆层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碳化;基于A、B类试件建立的试验室碳化深度预测方程可用于混凝土结构抗碳化性能的合格性判定;基于B类试件建立的自然碳化深度预测方程的精度较高。
粗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级配粗骨料(5~20 mm、20~40 mm二级配粗骨料和5.0~31.5 mm连续粒级粗骨料)进行了不同水胶比(0.45和0.54)对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早期收缩率均在初凝后10 h内快速增长,初凝后10 h的收缩率均达到了72 h收缩率的60%以上;对于相同水胶比的粗骨料混凝土,经骨料级配优化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率变小;对于粗骨料相同的混凝土,水胶比增大,混凝土的早期收缩率减小。
基于冲击波技术的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结合冲击波无损监测技术,研究了钢渣、矿渣掺量对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钢渣或矿渣后,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随着冻融次数增加逐渐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不断降低,相对弹性波速在冻融后期衰减明显。掺入适量的钢渣、矿渣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其中,单掺钢渣或矿渣的抗冻性能比双掺更好,最佳掺量为15%。冲击弹性波法测定的动弹性模量与规范规定的共振法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透水混凝土的设计及耐久性评价提供参考。
振动噪声特征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经过矩阵变换,提取振动信号的主要信息,从而实现对振动噪声源的分析。通过对100CLG-30船用立式单级离心泵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说明,在有用信息量损失较少的前提下,该方法可以提炼运转状态信息,是一种解决高维复杂系统状态分析问题的简便有效的统计方法。
基于SolidWorks周转轮系装配与运动仿真
通过对周转轮系装配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对齐装配线和对其装配点自动旋转来使行星轮均布无干涉的装配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完成周转轮系的快速装配。并以某驱动装置中行星轮系为例在完成建模、装配的基础上进行了Motion分析。
引气剂对冻融作用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引气剂对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相对动弹模、极限抗压强度及应力-应变曲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极限抗压强度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引气剂可以减缓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模、相对动弹模、极限抗压强度及承载能力的下降幅度,适当添加引气剂有助于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耐久性。
农田水利装配式混凝土渠道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从配合比设计、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田间装配式混凝土渠道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为田间装配式混凝土渠道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预应变量和时效温度对X80管线钢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拉伸预应变和时效温度对X80管线钢板应变时效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时效后管线钢的拉伸曲线由拱顶型连续屈服曲线转变为吕德斯伸长型屈服曲线;时效后管线钢的强度升高,屈强比增大,伸长率下降。预应变量越大、时效温度越高,应变时效后的性能降低越显著。预应变量小于2%时对管线钢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辊压机液压系统改造
我公司一台合肥院HFCG14065辊压机运行十年后,经常出现压力不加压或者达不到设定值,液压泵一直工作,严重影响生产。为了进一步降低故障率,新增一液压油站与原有油站互为备用,控制系统重新编写,现场增加触摸屏,显示运行参数,现场通过阀件切换可以快速实现主/备油站切换,中控只需在操作画面选择主/备用油站按钮即可,经过近两年运行,运行稳定。
成品油管道输油泵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及改进措施
分析某输油站输油泵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确定杂质导致的动静环磨损、冲洗管路堵塞和气阻是其机械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采取优化改造泵的机械密封冲洗管路、改进密封圈材质等措施。通过比较改造前后泵的冲洗管路过滤物、泄漏次数、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证明了改造后有效提高了泵运行的可靠性。针对机械密封现场运行情况,提出安装温度变送器监控机械密封温度变化、改善排气方法、在过滤器上增加差压变送器等维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