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核心筒液压爬模及布料机一体化施工技术
杭州宝龙超高层项目异形核心筒工程采用液压爬模体系施工。详细介绍液压爬模爬升原理和施工流程,对爬模预埋件预埋方式进行改进;同时,将布料机与爬模系统有效结合在一起,对其工作原理,钢平台设计、验算、安装与拆卸等问题进行阐述,介绍爬模-布料机一体化施工技术。
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结合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襄阳大厦主塔楼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液压爬模系统构造、安装工艺及施工关键技术,根据结构的变化特点,探讨液压爬模的施工技术措施,对爬模系统进行设计优化,有效解决了爬模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问题。通过对爬模系统施工工艺的优化,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工程成本,为进一步实现工程精益建造的目标打下基础。
龙卷风冲击高层建筑气动力效应数值模拟
龙卷风是一种大型气旋流动,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抗风减灾工程中重点防范对象之一。现有龙卷风研究多集中于低矮建筑或输电线塔等结构,对作用于城市高层建筑结构的龙卷风流动特征及气动力响应还认识不清。该文采用大涡模拟开展了龙卷风数值风场模拟,与文献提供的龙卷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校核,获得了实验室尺度下龙卷风冲击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特征和规律。进一步针对全尺寸条件下 F2 级龙卷风冲击不同尺度和形状的高层建筑流场开展模拟,分析其流场特点和气动载荷响应特征,揭示了龙卷风冲击不同尺度和形状的高层建筑流场差异和气动荷载产生机理。
两矩形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
基于高频测力天平风洞试验,分析了实际工程中矩形高层建筑风致干扰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矩形高层建筑不同空间位置下的气动干扰效应.结果显示矩形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干扰放大效应主要是其侧后方正交布置的另一矩形高层建筑导致,且这一矩形建筑处于受扰建筑下游时产生的干扰效应明显高于处于上游的情形.沿受扰建筑的侧方和后方增大两矩形高层的间距比,风荷载干扰效应整体呈递减的趋势,加速度干扰效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施扰建筑在受扰建筑侧方移动时的干扰范围和强度均要高于在受扰建筑后方移动时的情形.受扰建筑顺风向体型系数的最大干扰因子可达1.41.干扰效应也会显著增大受扰建筑横风向的体型系数,以单体状态顺风向体型系数归一化的干扰因子为1.08.进一步考虑动力放大作用后,受扰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弯矩的干...
凸角处理对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气动特性影响的研究
利用刚性模型同步测压试验方法,对圆角弧边三角形和凸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凸角处理对此类建筑的平均和脉动风压分布、整体体型系数变化规律以及风荷载功率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凸角处理对弧边三角形建筑在不同迎风方式下的平均正风压影响较小,但能大幅降低不对称迎风时侧风面前缘处的平均负风压和脉动风压;还可有效减小顺风向整体体型系数对不同迎风方式的敏感性,明显削减其最不利值,但会增大不对称迎风时的横风向整体体型系数;凸角处理会增大横风向风荷载功率谱的有效带宽,明显降低此类建筑的漩涡脱落程度。
外伸肋板对高层建筑流场影响的PIV试验研究
研究表明高层建筑表面附属物,如外伸水平和竖向肋板,能大幅降低结构风荷载。然而,此类气动优化措施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气动优化前后的建筑周围流场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优化措施对流场的作用效果。该文通过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布置形式的外伸肋板对高层建筑周围流场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外伸肋板对平均和脉动流场的影响,分析了外伸肋板的作用效果,揭示了外伸肋板气动优化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水平连续横板可以明显限制流场的竖向流动,降低剪切层内的湍流强度。相比水平横板,外伸竖板能更明显地修正模型周围的脉动流场。外伸竖板接近建筑角部时可以改变来流的流动分离过程,减小建筑两侧剪切层曲率,明显减弱建筑周围顺风向和横风向湍流强度。水平和竖向外伸肋板使尾涡沿顺风向...
削角、凹角截面高层建筑气动力研究
因高层建筑结构具有自振周期较长、阻尼低以及沿高度分布质量较轻的特点,风荷载往往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而高层建筑的外形对结构的抗风性能影响显著,为研究不同横截面高层建筑的气动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六种不同截面(方形、矩形及10%修正率的削角、凹角截面)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全风向下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截面的风压系数、气动力系数以及斯托罗哈数等参数。结果表明削角、凹角截面可以有效减小气动阻力,其中,削角截面减阻效果最为明显,在小风向角下阻力可以最大减小30%。但是,削角、凹角截面的角点上风压系数变化剧烈,其中最大可达到未修正截面的14倍之多,且相比于未修正截面,削角、凹角截面风压系数受紊流度影响较大。
矩形高层建筑风荷载气动导纳研究
为探究深宽比对矩形高层建筑风荷载气动导纳的影响,本文对深宽比为0.11~9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风洞测压试验,研究了正交风向作用下不同深宽比建筑各立面脉动风压与基底阻力的气动导纳的变化规律,并与基于准定常假定的Vickery模型和Solari模型作了比较;通过拟合分析获得了适用于不同深宽比建筑基底阻力的气动导纳的闭合表达式.结果表明:当建筑深宽比小于0.5时,迎风面脉动风压及基底阻力的气动导纳与Vickery模型较为接近,但随深宽比增大,气动导纳在高频区的衰减速度变缓,Vickery模型和Solari模型较试验值显著偏小;在建筑背风面和侧风面上,因流动分离、再附和旋涡脱落等非定常流动的影响,脉动风压的气动导纳在高频区域会出现大小不等的峰,此时Vickery模型在变化规律和数值大小上均不再吻合.本文获得的幂函数形式的基底阻力气动导纳拟合式可以较准...
超高层建筑爬模施工及管理技术
在华南地区某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外墙和电梯井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对核心筒内水平结构进行同步施工,外框钢结构滞后施工。该项目平立面变化较大,存在平面结构内收与立面墙厚收缩量较大的特点,且层高较高、变化较大,同时,第52,53层为伸臂桁架层,相关部位需预留牛腿。通过液压爬模与动臂塔式起重机、液压爬模与混凝土布料机配合施工,利用上架体抗风拉结、变截面爬升、爬模拆改等措施,采用设置辅助墙体、预埋爬模点位、控制作业荷载、安置混凝土喷淋系统等方法,进行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设置防护翻板、翻折平台,以保证核心筒液压爬模施工安全。
北疆明珠超高层钢结构整体提升技术
北疆明珠超高层钢结构旋转餐厅采用转换桁架和框架梁柱结构体系,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位于严寒地区,无可借鉴工程,施工难度大,分析旋转餐厅建筑结构特点和施工环境后,制定整体拼装+液压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案,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分析设计并确定提升架、提升点及液压提升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实现超大型构件高空整体同步提升。施工结果表明,该方案及关键施工技术可靠、安全,可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