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敏感器件在非接触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阐明了激光三角法的测量原理,介绍PSD在非接触测量中的应用及其特点,并将PSD激光三角测量与CCD光三角测量及其它一些非接触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
非接触法在线测量和调整圆柱轴线同轴度研究
本文对圆柱同轴度的测量原理、圆柱同轴度调整方法作了详细分析.选择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LK031来实现同轴度测量,由自编软件给出调整量,对测量仪器的误差分析表明,测量方案满足测量要求.
基于激光测量的自由曲面零件逆向工程的实现
介绍了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分析了未知自由曲面零件的测量规划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一个鼠标模型的测量和重建,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为自由曲面零件逆向工程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激光多普勒测速实验系统
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测量流体流速已成为近年来测速系统的发展趋势,激光多普勒测速具有高精度、非接触等优点,但由于激光器的限制此技术尚未广泛普及应用。详细推导了多普勒测速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相信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帮助,例如暖气管道流量计的设计等。
动态线材直径测量新方法
提出一种新的非接触式动态测量金属线材直径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当采用后向测量时,利用金属表面对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傅立叶变换原理,可以得到正比于被测线材支径的光强,避免了前向测量时边缘检测的烦琐处理,并且可以消除线材振动的影响。本方法还可以摆脱前向测量法必须把被测物体放在测量装置之间的限制。初步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有可能为金属线材的在线动态测量提供一种迅速、简单的途径。
自聚焦共焦式微小内腔体探测技术
系统用自聚焦透镜代替共焦扫描显微镜中的聚焦透镜,将自聚焦透镜体积小的特点与共焦显微技术的轴向高分辨力和绝对位置跟踪特性有机结合,具有测头微小型化,高的轴向分辨力、较大倾斜表面的瞄准能力、对突跳位置的绝对跟踪能力等特点.选用PZT作为轴向扫描驱动元件(线性范围±5 μm,每个脉冲2 nm进给),用高精度电容位移传感器作为位置跟踪元件(线性范围±5 μm,分辨力1 nm).对20°角度块进行测试实验表明,在测头直径为1 mm的情况下,系统对20°倾斜度以内的斜面轮廓的探测轴向分辨力可达10 nm.
材料高温变形激光扫描测量方法
基于激光狭缝扫描检测技术和红外测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材料高温变形量和线膨胀系数非接触自动测量的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本文详细论述了测量系统及其测量原理,并利用该测量系统对某种材料的高温变形或线膨胀系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标距为30~50mm试样在1000~3000℃温度状态下材料变形的测量要求,测量精度可达±3μm,为研制新型特殊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和材料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蜗轮蜗杆精密测量
在分析现有的蜗轮蜗杆测量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蜗轮蜗杆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与对应的齿廓形状、齿距偏差算法。构建蜗轮蜗杆综合测量装置,实现非接触式数据的采集,通过建立蜗轮蜗杆的理想齿廓模型与采集点拟合的平滑曲线相对比分析,得到齿廓形状和齿距偏差。该方法可以有效简化蜗轮蜗杆的测量过程并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关于几何非接触式测量精度的研究
几何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在汽车车身钣金件测量过程中,测量数据的再现性较差。文中通过不确定度分析与分离技术,找出影响非接触式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原因,并通过相关测量规范的建立,有效地保证了非接触式测量的精度和再现性,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范围。
三维PDPA系统在φ3.2m风洞中的实验研究
非接触测量的PDPA系统在Φ3.2m风洞中进行双三角翼速度场试验中,采用随测量点位置的移动而进行粒子投放.三维的光路布置则是采用安装在风洞外移测架的横梁上.实验结果表明,粒子投放的方法和光路布置及测量是合理的.同时指出:粒子的投放应该在x/d>45处,从而解决了在大型低速风洞中的粒子投放和光路布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