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齿轮传动可倾瓦轴承预负荷系数影响研究
可倾瓦轴承因其稳定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相关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但目前关于可倾瓦轴承预负荷系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转速领域。以DyRoBeS软件为研究工具,取普遍使用的5块瓦可倾瓦轴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20 000 r/min、40 000 r/min、60 000 r/min的高转速工况下,预负荷系数对可倾瓦轴承工作性能的影响,为高速齿轮传动中可倾瓦的设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预负荷系数从0.1增加至0.7的过程中,对功率损失影响不大,使最大油膜压力与刚度系数增加,最小油膜厚度与阻尼系数减小。预负荷系数的混合设置会影响各瓦块压力分布,同时使最小油膜厚度以外的轴承性能参数明显增加。所得结论对高转速可倾瓦轴承的优化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径向可倾瓦轴承表面法向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用20节点有限元快速计算径向可倾瓦轴承瓦块,在任意压力分布和温度分布下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并验证了所编程的正确性和精确度。
基于轮询枚举的轴承监测系统超多通道任意可选方法研究
可倾瓦轴承监测系统采集信号种类多,具有超多采集通道,实现通道任意可选比较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轮询枚举的方法,将循环索引和枚举型条件结构相结合并利用LabVIEW平台实现该算法。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实现超多采集通道任意可选,对应通道数据存储也非常方便,便于对轴承单个瓦块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动力特性研究
考虑油膜惯性与温黏效应,根据瓦块受力平衡方程,运动微分方程等,建立了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的静平衡位置迭代计算方法,即基于PDE工具箱快速求解轴承非定常工况Reynolds方程及二维能量方程,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可计算得到轴颈、瓦块静平衡位置。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动力学模型及仿真计算方法。
考虑扰动频率的可倾瓦轴承动力学建模及数值模拟
可倾瓦轴承瓦块的摆动性增加了系统的自由度,对轴承油膜动力系数计算有很大影响,而目前的研究在计算流体动压润滑可倾瓦轴承油膜动力系数时未考虑轴颈与瓦块扰动频率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对考虑扰动频率的可倾瓦轴承动力学建模及动力系数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提出考虑扰动频率的可倾瓦轴承频率一缩减(Frequecy-Reduced)动力学模型,详细推导考虑扰动频率的可倾瓦轴承频率一缩减油膜动力系数矩阵形式。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计算给定载荷和转速工况下的轴承的静平衡位置,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求解油膜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结果表明,瓦块和轴颈的扰动频率对可倾瓦动压轴承动态刚度和阻尼影响较大,随着扰动频率增大.阻尼系数的直接项增大,阻尼系数的交叉项变化不大;刚度系数的直接项数值减小,交叉项变化不大。
柔性支承可倾瓦滑动轴承油膜动力减振特性分析
将传统可倾瓦的机械刚性支点改进为液压支撑,提出一种主动减振可倾瓦轴承——柔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基于有限差分法提出一种新的轴颈中心平衡位置迭代计算方法,通过MatLab编程计算轴承平衡状态的动态特性参数;建立柔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内外部油膜等效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柔性支承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的稳态及瞬态响应等减振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油膜轴承综合支承刚度小于单层油膜轴承支承刚度,综合支承阻尼在一定条件下会大于单层油膜系统支承阻尼;相比单层油膜轴承,柔性支承可倾瓦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
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动静态特性研究
针对一种新型的椭圆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在柔性铰链刚度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轴瓦油膜厚度模型及轴颈和轴瓦的平衡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及牛顿迭代法,研究了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中柔性铰链的旋转刚度对轴承的动静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柔性铰链旋转刚度越小,轴承越接近普通可倾瓦轴承,稳定性越好;并得出了适于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应用的柔性铰链旋转刚度参考范围,为这类轴承的应用设计提供了参考.
某大型汽轮机组顶轴油系统的改造
把每个可倾瓦轴承上的两路节流阀安装在轴承箱外,实现了瓦块细化调整:重新改造系统中各元件,减少系统中泄油情况的发生,并加装独立的顶轴油试验系统。
Alford力和可倾瓦轴承对三转盘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影响分析
将离心压缩机简化为三圆盘的转子轴承系统后,通过分析离心压缩机的运转机理,得到影响系统稳定的条件,进行参数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运转。在三圆盘结构转子轴承系统受到Alford力和可倾瓦轴承支撑影响下,对转子轴承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某重型燃气轮机轴承动静特性参数分析
介绍了某重型燃气轮机支承轴承的几何结构和运行参数。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对轴承油膜的广义雷诺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模型中考虑了能量方程、热传导方程、热弹变形方程、黏温方程等。对轴承油膜的压力场和温度场,以及功耗、油膜厚度、流量等静特性参数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轴承的油膜刚度和阻尼系数进行了求解。对各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估,对各参数与转速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
共1页/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