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液力变矩器的3个间隙概念(上)

作者: 齐明 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 日期: 2023-06-25 人气:110
液力变矩器的3个间隙概念(上)
随着自动变速器在汽车中的普及,维修人员会越来越多地遇到与液力变矩器相关的问题,它是位于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输入轴之间传递扭矩的关键部件。由于变矩器是一个焊接起来的零件,如果不把它剖开,就看不到其内部的情况。在自动变速器维修的最初阶段。液力变矩器对维修人员来说是不可解体的一个整体。

筒式磁流变液联轴器的机理模型及特征解

作者: 王贡献 张宇 胡志辉 周鹏中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2-01-12 人气:63
筒式磁流变液联轴器的机理模型及特征解
以筒式磁流变液联轴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最大传递扭矩、转矩可调倍数、相位转差、稳定时间和设计外形尺寸等性能特征的磁流变液联轴器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联轴器性能指标的理论显性特征解,并基于此组特征解对MRF-132DG磁流变液联轴器的参数设计和性能评估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机理模型和特征解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避免了数学模型繁琐的数值求解和实验性能参数拟合曲线分析过程,为类似结构磁流变液联轴器的设计和特性分析提供了更直接的指导和借鉴.

离合器用磁流变液的制备液及固体含量对传递扭矩的影响

作者: 迟佳龙 布赫巴特尔 黄波 刘晓红 来源:化学工程师 日期: 2022-01-12 人气:146
离合器用磁流变液的制备液及固体含量对传递扭矩的影响
磁流变液在磁场的作用下,流变特性会发生快速可逆的变化,磁流变液离合器正是利用磁流变液这种特性产生的剪切应力来进行离合的一种装置,它传递的扭矩随外加转速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着重介绍磁流变液的制备及固体含量对传递扭矩的影响。

工作间隙对磁流变液联轴器的影响

作者: 鲁光涛 李友荣 宋钢兵 来源:功能材料 日期: 2022-01-10 人气:121
工作间隙对磁流变液联轴器的影响
对一种新型磁流变液传动器件——磁流变液联轴器的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工作区的间隙对磁流变液联轴器磁感应强度和剪切应力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当工作区间隙由0.2mm增加到2.0mm时,工作区的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而磁感应强度和剪切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却逐渐趋于均匀,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由0.65T减小到0.35T;无论是当工作区磁流变液的磁场达到饱和时,还是当磁感应强度使剪切应力达到屈服值时,剪切应力都不会再随磁感应强度升高而增大。通过计算可知,对于所研究的直径与长度之比为5/7的磁流变液联轴器,当工作区间隙由0.2mm增加到2.0mm时,它所能传递的工作扭矩仅降低25%。因此在设计其磁场时应综合计及加工、安装精度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工作区的间隙,推荐选用1.2mm左右的工作间隙。

颗粒沉降对磁流变液传递扭矩的影响研究

作者: 吴向凡 田祖织 黄咸康 季锦杰 郭阳阳 来源:装备制造技术 日期: 2021-12-22 人气:122
颗粒沉降对磁流变液传递扭矩的影响研究
为了获得磁流变液中软磁性颗粒沉降现象对磁流变液动力传递扭矩的影响规律,分别从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和实验验证三方面开展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不同质量分数下磁流变液在传动空间内颗粒团聚沉积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获得工作空间内具体沉积体积;其次,建立磁流变液传动装置磁场分析模型,并分别进行二维及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获得软磁性颗粒质量分数75%的磁流变液在沉降过程中,传动装置内磁场强度分布规律;最后,搭建磁流变液动力传递试验台并进行颗粒沉降状态下磁流变液动力传递变化规律。结合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可知,磁流变液颗粒无沉降时,工作间隙磁场分布均匀,随着磁流变液颗粒沉降加剧,颗粒聚集区的磁场强度增强,基载液区域的磁场强度则大幅降低;沉降前后的磁流变液扭矩波动明显,沉降1个月内传递扭矩下降20%。

某船尾轴液压无键套合联轴器的过盈安装研究

作者: 张庆举 王德伦 张宇宁 王丽华 来源:机械强度 日期: 2021-12-07 人气:146
某船尾轴液压无键套合联轴器的过盈安装研究
针对某船调距桨更换桨叶后承载功率增加而产生的液压无键套合联轴器的使用安全性问题,对传递扭矩和推力的联轴器箍套、锥套与尾轴的过盈安装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液压无键套合联轴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接着研究了联轴器过盈安装的厚壁圆筒理论,根据厚壁圆筒某直径处的应力、变形量的表达公式,计算了传递2.8倍额定扭矩时联轴器套合锥面的过盈量和箍套的轴向位移。接着,计算了传递2.8倍额定扭矩时套合锥面平均直径处的切向应力、合成主应力,校核了联轴器的强度。接着,根据套合锥面最大压应力不大于0.7倍屈服强度的规定,计算了联轴器套合锥面的最大过盈量和箍套的最大轴向位移。接着,研究了联轴器的安装、测量误差对联轴器传递能力的影响。接着,考虑表面粗糙度造成的过盈量损失,确定了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过盈量设计值和轴向位移...

轴毂锥面连接传递扭矩分析

作者: 林卫国 郑相周 原艳芳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1-06-28 人气:211
轴毂锥面连接传递扭矩分析
锥面连接是轴和轮毂间无键连接的一种重要形式,应用场合广泛。锥面连接中,轴毂之间通过摩擦传递扭矩。由于是锥面接触,缺乏直观的确定轴毂传递扭矩大小的计算方法,给设计带来不便。建立了锥面摩擦力矩的几何模型,使用积分方法,建立了锥面压力、锥面几何参数和摩擦力矩间的解析公式和估算公式,提出了当量力臂概念。当已知锥台大端或小端直径、锥台压力和半锥角等条件时,可使用解析公式和估算公式计算锥面摩擦力矩。实例计算表明,当锥角较小时,解析和估算方法结果十分接近,实际设计中可使用估算公式计算锥面摩擦力矩。

一种特殊弹性柱销联轴器

作者: 刘娜 王永慧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1-01-13 人气:177
一种特殊弹性柱销联轴器
联轴器作为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是轴之间传递扭矩的关键装置。文中对一种特殊弹性柱销联轴器进行了论述。

液体粘性传动摩擦副间油膜传递扭矩的研究

作者: 权洁 孟庆睿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20 人气:55
液体粘性传动摩擦副间油膜传递扭矩的研究
该文在建立了液体粘性传动摩擦副间油膜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工作油的粘温特性,对油膜传递扭矩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油膜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油膜传递的扭矩跟转速差和工作油黏度成正比。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平行界面间油膜的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恒温比变温条件下油膜传递扭矩大。在液体粘性传动特性实验台上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液体粘性传动装置的设计和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