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主极裂纹涡流检测系统的研制
本文论述了电力机车主极裂纹检测的必要性,并从主极检测的特殊性出发,选用了透射式涡流检测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本文重点论述了研制出的一整套涡流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软硬件组成.实验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对电力机车主极裂纹进行准确有效的检测,该检测系统界面友好、实用、有效.
内燃、电力机车在役车轴超声波探伤
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晕载方向发展以及机车段维修公里的延长,对机车走行部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车轴是机车机械走行部关键部件之一,在运行中起着向钢轨传递静载荷、牵引力和制动力的作用,另外还刚性承受来自钢轨接头、道岔、线路不平的垂直和水平作用力,是一个受力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的部件。内燃、电力机车作为我国铁路运输中提速、重载主型机车,电传动机车车轮传动方式采用齿轮传动。
基于HVIPM模块的电力机车变频控制
三菱公司在电力机车领域发展了一门新的技术,就是采用基于新一代高压智能功率模块(HVIPM)两电平变频控制,该产品紧凑,轻巧,而且在模块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和各种保护功能。
基于AVR微控制器的电力机车智能辅保系统的实现
给出了以AVR微控制器为核心的电力机车智能辅保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具体实现方法.
液压减振器双向比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为研究机车悬挂系统液压减振器双向比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六轴宽轨机车为对象,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主要由车体、构架和轮对三大部分构成,共计90个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其中嵌入了减振器的非线性阻尼特性。在AAR 5级轨道谱的随机激励下,分别对减振器双向比大于1、等于1和小于1的阻尼模型所对应的机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一系垂向减振器双向比为1时,直线工况下的机车垂向Sperling平稳性指标为3.08,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最大为0.11 m^(2)/s^(3),均小于双向比不为1的阻尼模型,能更有效衰减传递到车体的振动;在直线工况和车速小于100 km/h的条件下,减振器双向比等于1时一系悬挂装置和二系悬挂装置的垂向动荷系数均最小,但车速大于100 km/h时却不是最小;对于减振器双向比为1的阻尼模型,曲线工况下的机车抗脱轨系数和二系悬挂装...
电力机车车体承载特性分析
随着机车向重载高速方向的发展,对车体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又要求对车体重量进行限制,因此必须充分了解车体承载特性,通过提高关键承载部件的承载能力来提高车体的承载能力.
160 km/h客运机车空心轴套工装设计研究
为了适应公司设备状况,对160 km/h客运电力机车空心轴套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同时进行空心轴套加工工装的设计研究,通过定位方案的设计分析和定位误差的计算,确定了工装的设计方案,解决了空心轴套制造难题.
SS3型电力机车齿轮箱漏油故障分析及改善措施
SS3型电力机车齿轮箱漏油故障问题对机车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对齿轮箱漏油部位的多年统计,结合回修票、售后反馈、现场观察,分析了造成齿轮箱漏油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改善SS3型电力机车齿轮箱漏油故障问题,确保SS3型电力机车的检修质量及运行安全。
受电弓框架阻尼机构最优化设计
利用最优化设计方法,以SS7受电弓为研究对象,对提供受电弓框架阻尼的液压减振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用该方法确定的框架减振机构,能保证液压减振器发挥理想的阻尼作用。
-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