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墨铸铁液压阀体铸件的壳型生产工艺
介绍了蠕墨铸铁液压阀体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该铸件的生产工艺:选用优质低硫原材料,根据原铁液硫含量高低,微调蠕化剂加入量;油道砂芯采用二次射砂工艺,有效避免了组芯间隙造成的铸件内部芯头披缝;选用低发气量宝珠砂覆膜砂,保证了铸件内部的清洁度;严格按设定化学成分控制原铁液化学成分,蠕化出铁温度控制在(1520±10)℃,浇注温度1360~1420℃,浇注结束后50~55 min开箱空冷。通过严格控制生产流程的各个工序,最终生产出蠕化率、力学性能和硬度都符合技术要求的蠕墨铸铁液压阀体铸件。
超声检测技术在舰船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使用超声检测技术对构成系统的部件进行检测,能够确保装备的可靠性。文章介绍了超声测厚、超声探伤、超声硬度和超声泄漏检测几种常用的超声检测技术,并阐明了各种方法在舰船上的适用领域。
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及排除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领域,并且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转,增加其工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本文介绍轧机AGC控制的控制,对AGC系统中的所有控制方式:辊缝控制,压力控制,GMTR控制,从原理上进行详细描述.并对AGC控制出现的故障,特别是传感器元件故障处理机理通过实例进行描述.在设备维护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橡胶输送带双向传送跑偏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针对双向传送的橡胶输送带易跑偏的现象,从多方面分析了橡胶输送带跑偏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设置滚筒相对位置调节机构,同时选用背面中间加导向条的橡胶输送带以及在主、从动滚筒中间设计相应导向槽的防跑偏方案。该方案通过实际产品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功率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从光纤热传导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泵浦光吸收系数对光纤激光器沿光纤长度方向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吸收系数光纤泵浦端温度相对较低,分布较为平缓,有效减缓光纤的热损伤。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实验中选择了吸收系数为1.45dB/m的掺Yb^3+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在泵浦光功率为560W时,获得了428.5W的高功率单模连续输出,斜率效率为76.5%,光束质量因子肝〈1.2。由于泵浦端光纤温度较高,实验中对光纤两端进行了主动冷却,并且在离光纤端面约25cm处的光纤表面温度进行实时测量,结果发现随着泵浦光功率的增加,光纤表面温度均匀增长,最高温度为310K,温度正常。
单侧延伸壁面逆流控制矢量喷管的气动性能研究
针对现有逆流控制矢量喷管结构,在喷管外套管尾部上侧沿切线方向,上壁面延伸1/3外套管的长度。通过降低延伸壁面与主流之间区域的压力,使主流在延伸壁面下方继续偏转,从而提高推力矢量角。相同设计工况下对原型喷管与单侧延伸壁面型喷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喷管内流场的压力系数和马赫数分布情况等。结果表明,增加的延伸壁面会影响推力矢量角,推力矢量角会随着抽吸压差的增大而变大,在抽吸压差为2.5 MPa时最大提高至3.09°。
数控落地镗铣床主轴箱平衡系统研究
对数控落地镗铣床主轴箱平衡系统进行了力的平衡分析,并针对装配时如何控制链条的拉力大小提出了一种较准确的计算分析方法。
喷丸试件表面粗糙度与残余应力相关性研究
对铝合金材料进行喷丸处理是铝合金材料强化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善铝合金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延缓其在循环载荷下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喷丸强化产生最直接的两个影响是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和材料残余应力的引入,其中所形成的喷丸表面残余压应力层被认为是提高材料抗疲劳性能的强化因素,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则对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故有必要从上述"强化"和"弱化"两个侧面综合评价喷丸对材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以期在提高喷丸残余应力的同时使其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得到有效抑制。文章首先对喷丸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进行了实际测量;随后通过建立喷丸数值仿真模型分别得到了试件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的仿真结果,并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照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进而利用该仿真模型探究了表面粗糙度和残余...
喷丸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寿命影响研究
为研究喷丸处理对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及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采用数值模拟计算表面粗糙度的方法。首先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多丸粒喷丸强化数值模型,将得到的残余应力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选用轮廓最大高度Rz作为表面粗糙度参数,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弹丸尺寸、冲击角度、冲击速度和弹丸数量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进而分析喷丸表面粗糙度对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素对Rz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弹丸直径〉冲击角度〉冲击速度〉弹丸数量。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但两者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应力集中系数由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弹坑底部曲率半径共同影响,且两者呈反比关系,即应力集中系数越大,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越短。
叶片外缘外伸对贯流风机效率及噪声的影响
采用 k -ε湍流模型和 PISO 算法对比研究了基态叶片和叶片外缘外伸后的贯流风机气动效率和噪声。以通风机全压效率作为经济指标,计算结果显示叶片外缘外伸后的风机全压效率提高了3.8%。以基于 Lighthill 声学类比理论的 FWH 方程计算贯流风机的噪声,结果显示叶片外伸后风机在监控点噪声降低约7dB,最后用鲍威尔涡声方程解释了噪声降低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