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基于LabWindows/CVI的液压技术CAT系统开发

作者: 谢斌 谭彧 毛恩荣 来源: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日期: 2024-12-25 人气:136
基于LabWindows/CVI的液压技术CAT系统开发
论述了基于虚拟仪器编程语言LabW indows/CVI平台上开发的液压技术CAT系统,重点介绍了对微流量的测试、压力信号处理及标定、溢流阀动态性能分析等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该CAT系统具有良好的效果。

连铸机大包开闭液压系统的优化改造及应用

作者: 谢斌 来源:水钢科技 日期: 2024-12-10 人气:127
连铸机大包开闭液压系统的优化改造及应用
首钢水钢炼钢工序1#、2#连铸机大包开闭液压系统主要负责生产中将大包水口打开后大包钢水通过水口注入中间包,大包钢水浇注完后关闭水口的全过程控制,原大包开闭液压系统在生产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并严重影响铸机正常生产。为此进行了在原大包开闭液压系统新增一组液压回路,将前驱液压站系统压力油并入大包开闭液压系统控制机构,并作为主液压系统对大包开闭器液压动力输出的优化改造。

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矢量水声传感器设计

作者: 张斌珍 谢斌 薛晨阳 张文栋 陈尚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日期: 2024-07-09 人气:5
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矢量水声传感器设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RTD)的矢量水声传感器,传感器采用共振隧穿二极管作为敏感元件,共振隧穿二极管布置在传感器结构中柱体的四周边缘.两个反方向变化的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电路预处理后输入微处理器,计算出声源水平方位角和声压.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振荡电路、矢量水声传感器物理结构以及制作工艺,讨论了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

硅微仿生矢量水声传感器研制

作者: 谢斌 薛晨阳 张文栋 熊继军 张斌珍 陈尚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日期: 2024-07-09 人气:9
硅微仿生矢量水声传感器研制
根据鱼类侧线听觉仿生学原理,设计出硅微仿生矢量水声传感器结构.该传感器结构包括高精度压阻式硅微换能单元结构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柱体.讨论了水声传感器结构的仿生学原理和声学原理.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传感器的应力分布,讨论了传感器的加工工艺,并采用气流静态加载法测试出传感器的矢量指向性图,测试结果表明,仿生水声传感微结构具有“8字型”矢量指向性.

一种新型的MEMS单矢量水听器研究

作者: 陈尚 薛晨阳 张斌珍 谢斌 来源:兵工学报 日期: 2024-07-09 人气:15
一种新型的MEMS单矢量水听器研究
依据压阻效应原理,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制作技术设计并制作出一种新型的水声接收换能器-MEMS单矢量水听器,期望利用敏感材料的压阻效应以及水听器精巧的微结构,实现矢量水听器的低频特性和小型化。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水听器微结构进行了静态仿真,利用MEMS微机械加工工艺制作出水听器微结构并对水听器进行了封装,采用振动台标定和水下驻波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水听器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结合压阻效应原理和MEMS技术制作矢量水听器具有可行性。该水听器不但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而且具有“8”字型的指向特性,单个水听器就能对水下水平面内的声源目标进行定向探测。

老化钢筋混凝土梁复合加固技术研究

作者: 谢斌 钟敏 贾彬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日期: 2023-09-15 人气:196
老化钢筋混凝土梁复合加固技术研究
介绍了一种使用CFRP加固老化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采用新混凝土部分替换老化混凝土来防止CFRP和被加固梁间发生界面剥离破坏,并采取了相应构造措施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整体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加固技术可以将被加固老化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47%左右。

双泵合流系统电-液联控合流阀设计与试验

作者: 李明生 叶进 谢斌 杨仕 曾百功 柳剑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日期: 2021-05-14 人气:148
双泵合流系统电-液联控合流阀设计与试验
设计了一种电-液联控合流阀,电磁阀和换向阀内反馈压力联合控制合流阀的开启和关闭,能够实现油液的双向流动,使流量调速区间更大,执行机构动作更为迅速。基于传统方法确定阀结构参数,设计U型过渡节流槽,在Matlab中建立通流面积模型并进行计算。建立电-液联控合流阀AMESim模型并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阀控制流量范围为0-5.83×10^-3m^3/s,流量变化平稳;在8-11.5 mm阀芯位移区间内,合流阀压力损失随阀口开度增加而降低,当阀芯位移为11.5 mm时,合流阀压力损失为0.18 MPa。起重机卷扬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阀最大流量达6×10^-3m^3/s,最大流量下压力损失为0.27 MPa;单泵供油模式下卷扬起升工况,卷筒最低稳定微动速度为1.9 r/min,启动冲击为2.1 MPa,停止冲击为2.2 MPa,启动响应延时0.7 s,停止响应延时0.8 s;卷扬下落工况,卷筒最低稳定微动速度为2.17 r/min,启动冲击为5.2 MP...

基于CAN总线的液压混合动力车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 李世刚 刘丹丹 谢斌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17 人气:133
基于CAN总线的液压混合动力车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液压混合动力车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车辆,由于具有两个动力源,需要一个高效的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控制,以保证两动力源精准的动力耦合和最佳的能源匹配,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基于CAN总线技术对其智能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主要节点的控制器采用ARMLPC2294、LPC2294,具有运算速度及可靠性高的优点。试验表明,智能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通讯可靠和安全性能,能够很好地实现车辆的动力耦合控制和能源匹配的工作要求。

液压混合动力车中变量泵/马达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作者: 李世刚 谭彧 谢斌 来源:农机化研究 日期: 2019-09-23 人气:214
液压混合动力车中变量泵/马达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液压混合动力车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车辆,以液压蓄能器和变量泵/马达为核心组成刹车能量再生系统,实现节能环保。为了便于对变量泵/马达的排量进行控制研究,建立了变量泵/马达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模糊PID控制与PID控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横糊PID控制减小了系统响应的超调量,加快了系统响应时间,使素统具有了良好的动态性能。

模糊控制在液压混合动力车辅助驱动单元中的应用

作者: 李世刚 谭彧 谢斌 来源: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日期: 2019-09-23 人气:150
模糊控制在液压混合动力车辅助驱动单元中的应用
液压混合动力车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车辆,以液压蓄能器和变量泵/马达为核心组成了制动能量再生系统。本文建立了变量泵/马达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减小了系统响应的超调量,加快了系统响应时间,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共3页/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