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尾矿制备水泥砂浆的研究与应用
分析了锡尾矿替代河砂用于制备水泥砂浆的可行性,探索了锡尾矿替代量对水泥砂浆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锡尾矿替代量的增加,水泥砂浆的保水率、黏结强度、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分层度和Cl-扩散系数逐渐升高,干燥收缩值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当锡尾矿替量低于20%时,锡尾矿水泥砂浆各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所制备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达到M7.5,可作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应用于各种建筑之中。
用于红外焦平面的正方形孔径球面微透镜阵列研究
针对目前红外焦平面光敏阵列中存在的占空比小、光能利用率低的实际问题,展开了正方形孔径球面微透镜阵列制作及其与红外焦平面阵列集成应用的研究.本文从红外焦平面光敏阵列特点入手,对比分析了正方形孔径相比于传统圆形孔径微透镜阵列在光能利用上的优势.提出正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激光直写变剂量曝光制作技术,建立光刻胶曝光数学模型和正方形球面微透镜面型函数,以此为基础,编制直写设备变剂量曝光控制软件;利用长春理工大的学复合坐标激光直写系统和等离子刻蚀机进行相关工艺实验,制作了阵列256×256、单元尺寸40×40 μm2、球面半径60 μm、单元间距1μm的红外石英微透镜阵列;并将其与相应阵列的碲-镉-汞红外光敏阵列进行集成.结果表明:微透镜的占空比达到95%,红外焦平面光能利用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90%以上.由此得出结论:变剂...
采用光纤布喇格光栅对的窄带光谱测试
利用光纤布喇格光栅的调谐特性,提出一个在光纤光栅调谐范围内对光纤光栅的布喇格波长、波长的漂移以及引起光纤光栅波长漂移的物理量进行检测的方案。采用悬臂梁结构,利用光纤布喇格光栅对的方法增大了光纤光栅的调谐范围。
基于AMESim的桥梁主缆检查车两履带行走液压同步控制研究
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履带液压行走系统的桥梁主缆检查车,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提出了双泵双马达同步控制的方案,对系统的主要液压元件进行了选型。在作业过程中可能碰到的3种工况下,分别对双泵双马达同步控制系统进行AMESim仿真分析,对加入PID控制器和无PID控制器2种控制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ID控制器不仅提高了泵控马达系统的动态性能,而且还减少了同步位移误差问题,使同步控制效果更显著,满足了设计要求。
RE与Mg残留量对厚壁蠕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铁液中RE残留量和Mg残留量对厚壁蠕墨铸铁气缸套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厚壁断面组织与性能的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1)铁液中的RE残余量和Mg残余量分别为0.010%和0.009%时,气缸套厚壁处的石墨形态为片状石墨和少量蠕虫状石墨;... 展开更多
基于气动相似的浮式风力机模型叶片快速设计方法
在浮式风力机模型试验中,由于尺度效应的影响,浮式风力机模型叶片的推力不能达到弗汝德相似条件下的目标推力值,采用重新设计叶片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满足模型试验的要求。文章以某6 MW海上浮式风力机模型试验为例,提出基于气动相似的模型叶片快速优化设计方法,并与前人提出的方法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文章提出的方法可有效降低78.18%的风力机推力计算次数,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在试验工况下,该方法设计的叶片与目标值的匹配情况优于模矢搜索法。研究结果可以为风力机模型叶片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液黏离合器径向沟槽摩擦片热力特性分析
综合考虑摩擦片与工作介质油的对流换热作用,建立摩擦副混合摩擦阶段热结构耦合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带有径向槽的摩擦片在混合摩擦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计算和分析。在相同工况下对比分析摩擦片表面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对摩擦片温度场的影响和应力场分布,研究发现摩擦片沟槽区的温度远低于摩擦接触区,接触区域的中心形成温度较高的热斑,摩擦片温度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沟槽的深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研究结果对液黏离合器运行过程中摩擦副温度场和应力场的预估及摩擦副的设计具有理论和工程指导价值。
液黏调速离合器摩擦副热-结构耦合分析
根据热传导理论,结合热流密度,考虑摩擦片上沟槽的对流换热作用,建立了液黏调速离合器摩擦副的理论模型。根据离合器实际工况,对摩擦副边界摩擦阶段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摩擦副不同材料组合下的温度与变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副温度场被沟槽分成了不同温度梯度的椭圆块,高温集中在靠近外径处;相同工况下,对偶片材料为30Cr Mn Si A时温度和变形量最大。摩擦副内外径发生了沿z轴正向和负向位移,整个摩擦副产生碟形翘曲现象。在对偶片外径约束情况下,仅30Cr Mn Si A未发生塑性变形。这对液黏传动机理和摩擦副主动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人机交互的产品界面反馈信息研究
文中对人机交互的反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综合了人机交互和反馈两方面的理论,并借助系统设计以及用户体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人机交互中的产品界面反馈信息应当遵循的设计方法。
液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为了弥补传统型液压实验的不足,采用Inventor构建了虚拟实验仪器、实验场景等。以JetBrains Rider作为代码集成开发环境、以Unity 3D作为虚拟仿真实验开发平台,建设液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公有架构建设和液压虚拟实验项目建设。提出关于液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技术建议。以叶片泵虚拟拆装实验和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实验为例,展示了该教学平台的液压虚拟实验项目建设情况。